游雁山集景

雁山秋杪一探奇,素练千寻下雁池。

仙掌芙蓉当客耸,石梁盂钵为谁遗?

岩高月挂观音镜,洞古云生罗汉衣。

施雨神龙归太速,尚余鼻水滴清漪。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山秋季的壮丽景色,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诗人以雁山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川之美和历史之深。

首联“雁山秋杪一探奇,素练千寻下雁池”,开篇即以雁山的秋季景色作为切入点,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而壮美的世界。雁山在秋天的末尾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仿佛一条洁白的绸带(素练)从高空垂落至雁池之中,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高峻与瀑布的壮观。

颔联“仙掌芙蓉当客耸,石梁盂钵为谁遗?”进一步展开画面,仙掌般的山峰与盛开的芙蓉花映入眼帘,显得格外挺拔。石梁和盂钵则是山中常见的自然景观,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引人遐想。

颈联“岩高月挂观音镜,洞古云生罗汉衣”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的雁山。岩石之上挂着一轮明月,宛如观音手中的镜子,照亮了夜空。而古老的洞穴中,云雾缭绕,仿佛是罗汉的袈裟随风飘动,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尾联“施雨神龙归太速,尚余鼻水滴清漪”描绘了雁山的另一面——雨水与神龙。神龙施雨后迅速离去,只留下清涟漪荡漾在水面,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自然现象的奇妙,也蕴含了对自然界中生命与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雁山的壮美与神秘,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韵味,是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画卷。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宜曛洞

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振衣台

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

指顾山海间,徜徉群动里。

薄行幽径纡,乱石谁人驱?

中有千丈表,乘之临玉虚。

拂袖惊长风,浩歌空九衢。

飘摇揖王母,如闻琼佩琚。

幽人保元命,义士轻其躯。

雉飞不逾阜,鹏抟九万余。

巨翰如可挟,从此谢尘区。

形式: 古风

暮春舟中

疏雨同春尽,轻帆并鹜飞。

柳深黄鸟乐,莎暖白鱼肥。

物候惊新转,尘踪恨昨非。

江涛渺无际,端坐对晴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居

何处舟横秋水中,道人家在五湖东。

黄庭诵罢柴扉启,一片飞云护药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