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有感

参差梅竹槿花篱,强对溪山傲百罹。

终日书声清屋气,四时蔬食寿家规。

苦儿知学何妨懒,老妇安贫未觉衰。

无处可修床下拜,门前心事碧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错落有致的梅竹槿花围成篱笆,我尽力对着溪山美景,傲视一切苦难。
整天都能听到读书声,清新了整个房屋的气息,一年四季都吃自家种植的蔬菜,遵循着健康长寿的家庭规矩。
穷苦的孩子知道学习,即使偶尔懒散也没关系,老妇人安于贫穷,并未感到衰老。
没有地方可以修整床铺行礼,但心中对远方的思念如门前的碧绿天涯一般深沉。

注释

参差:错落不齐。
梅竹槿花:各种花卉。
溪山:山水景色。
百罹:各种困苦。
书声:读书声。
蔬食:自家种植的蔬菜。
苦儿:穷苦的孩子。
老妇:老妇人。
衰:衰老。
床下拜:行礼。
碧天涯:绿色的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恬淡与自得。首句"参差梅竹槿花篱"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雅致,以梅竹槿花为篱笆,可见其生活简朴而富有自然情趣。次句"强对溪山傲百罹"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坚韧不屈的精神,以溪山为伴,傲视人生百态。

"终日书声清屋气"写出了诗人沉浸在读书中的宁静,书香充盈着整个屋子,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四时蔬食寿家规"则体现了诗人崇尚简单生活,四季蔬食健康养生的生活原则。

"苦儿知学何妨懒"一句,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说,尽管孩子有时懒散,但知道学习就是一种成长,不妨碍其品格的培养。"老妇安贫未觉衰"则表达出诗人虽身处贫困,但心态安然,不觉衰老,体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无处可修床下拜,门前心事碧天涯"寓意深远,诗人表示无需世俗礼节,内心所想超越眼前,寄托在远方的碧空,展现出超脱尘世的胸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心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闲居抒怀之作。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侄溥生男命曰迎孙取迎长之义且为方来期也因赋八句

应梦熊祥月又圆,以迎命汝岂徒然。

迟之蓐卧十朝后,恰似阳来一日前。

极处逢生天意在,长孙得嫡祖心传。

相期他日成人事,复见升平要著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侄溥酒边呈诗二首因次韵(其二)

人生等是蚋蚊微,年到如今死蹉时。

齑瓮馀酸聊自分,蔗乡翻苦要谁知。

山川岂特雁堪唳,风雨不知鸡可诗。

时一出门云万里,回头只许影相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侄溥酒边呈诗二首因次韵(其一)

家住山深绝外喧,三峰直下老云孙。

古声不入唐诗社,泥饮宁知杜酒村。

馈案一真宜晚岁,竹林相醉任多番。

上天下地虽宽大,何物□生偶尚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到四安

雨中行数日,今日得新晴。

山到浙閒秀,船从海上行。

市腥逢海错,人语带京声。

此去总佳景,坡仙曾细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