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次赵子裕韵二首(其二)

辰阳已觉雁书迟,满目云山接五溪。

秋夜一杯江县酒,醒来乡思不曾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瑄在辰溪所感受到的季节变换与思乡之情。首句“辰阳已觉雁书迟”以雁南飞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雁书迟则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而大雁南飞是秋季的典型景象。这里的“雁书”不仅指雁群的飞行,也隐喻着远方的信件或消息,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

第二句“满目云山接五溪”则展现了诗人眼前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的山峦与五溪相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三句“秋夜一杯江县酒”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情。在秋夜的宁静中,诗人独自品尝一杯来自江县的美酒。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酒香中寻得一丝慰藉的情怀。酒在这里成为了情感的载体,既是对家乡味道的怀念,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一句“醒来乡思不曾迷”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虽然暂时借酒消愁,但醒来后乡思依旧,没有因为短暂的麻醉而消失。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即使在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这份情感也不会被遗忘或迷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季节更替和个人情感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益阳山行遇雨

云林漠漠雨凄凄,节节危桥曲曲溪。

可是青骢行处稳,满山红叶衬秋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雪中度风门岭

肩舆千仞历峥嵘,朔雪寒云杳霭中。

远近东西浑不辨,只疑犹未辟鸿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靖州道中溪水清驶可爱

石淙急泻响奔雷,溅沫跳珠雪涌堆。

正苦荒山劳降陟,且随流水共萦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池边笋生

绿锦池塘春已深,池边青笋欲成林。

贪看物理添新趣,不管滔滔岁月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