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杂咏

民力东南久驿骚,尚闻飞舰欲凌涛。

将军自许标铜柱,长吏谁曾过石壕。

萏草夜呼朝市闭,海田春隔缭垣高。

何当借箸筹方略,原罢乘风破浪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瑨的《榕城杂咏》描绘了东南地区民众长期劳顿,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首句“民力东南久驿骚”表达了人民在长期战乱和徭役中疲惫不堪,如同驿站马匹般疲于奔命。次句“尚闻飞舰欲凌涛”暗示了战事频仍,敌舰威胁海疆,显示出紧张的军事形势。

第三句“将军自许标铜柱”中的“铜柱”源自汉代张骞所立的铜柱,象征着领土的边界,此处将军自期能建立功勋,稳固边疆。然而,“长吏谁曾过石壕”一句则揭示出地方官员鲜少关心民间疾苦,百姓生活困苦,连石壕(古代税役登记处)都少有人过问。

“萏草夜呼朝市闭,海田春隔缭垣高”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春天田野的高墙,进一步渲染了城乡生活的闭塞与隔阂,反映出社会矛盾和民生凋敝。

最后两句“何当借箸筹方略,原罢乘风破浪艘”表达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的期待,希望有人能够出谋划策,停止战事,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不再需要乘风破浪的战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反映了清代东南地区的社会现实,既有对战争的忧虑,也有对民生改善的期盼。

收录诗词(3)

李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孙无燂

甓社棠阴晚未残,相逢谁复问南冠。

令君座上香三接,公子门前铗几弹。

久客未闻生马角,累人何止愧猪肝。

拟将千尺珠湖水,深比桃花一样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集徐文在山园

草堂倚绝巇,山色映朝晖。

晴日凝花气,香风到客衣。

霜崖丹树回,竹径碧云飞。

况是登高节,长吟坐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同诸子游石梁时张九夏不至

丹崖万仞倚天高,临水登山托彩毫。

金岭秋风驰列骑,石梁落日挂寒涛。

刘根自是乘霞客,子晋宁嫌控鹤劳。

窃怪季应招不至,憨然亭下续《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日送戴山民游豫章

北山高枕卧烟梦,送尔长征感慨多。

猿狖夜啼孤岭月,鱼龙秋静五湖波。

尊前怨别携吴剑,客里惊心听楚歌。

若上滕王高阁望,西山南浦近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