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二十一)

亲还同席坐,知卑莫上头。

忽然人怪责,可不众中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题阙》中的第二十一首。通过简短的四句,诗人描绘了在社交场合中,一个人因为地位或身份的差异而感到尴尬和羞愧的情景。

第一句“亲还同席坐”,描述的是一个场景,即即使是亲近的人,也因为某种原因需要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这可能暗示着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不得不为了适应规则或场合而做出一些表面上的妥协或调整。

第二句“知卑莫上头”,进一步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地位较低的人应该避免表现得过于突出或高傲。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礼仪规范,强调了地位和身份的重要性。

第三句“忽然人怪责”,意味着当某个人的行为或态度与应有的礼仪不符时,周围的人会立即察觉并给予批评或责备。这种即时的反馈体现了社会对个体行为的严格监督和对礼仪遵守的重视。

最后一句“可不众中羞”,总结了这种情境下个人的感受——在众人面前被指责或批评,会感到极大的羞耻和尴尬。这不仅关乎个人面子,更涉及到社会评价和自我认同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中等级制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人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礼仪规范方面的谨慎态度。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二十二)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

存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阙(其二十三)

尊人对客饮,卓立莫东西。

使唤须依命,弓身莫不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题阙(其二十四)

尊人与须吃,即把莫推辞。

性少由方便,圆隔莫遣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阙(其二十五)

尊人同席饮,不问莫多言。

纵有文章好,留将馀处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