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泉为子元何少宰作次厓翁韵

出堂古书带新注,时时传向人间去。

山中有水名燕泉,护绕山人注书处。

堂前洗砚动回塘,墨沈涓涓欲滥觞。

积流到海变海色,河伯天吴惊大方。

山人为霖蹑台省,手挹天瓢入虚洞。

稿枯萎薾足沾濡,困暍沈痾快凉冷。

忽忆泉头书满家,莲开鱼泳近横槎。

眼前用世功已就,镜里流年鬓未华。

试问登崇何岁月,童年文击南宫节。

今古勋庸校蚤迟,燕泉大与磻溪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燕泉之景及其对读书人的影响。首句“出堂古书带新注”,展现了一幅古朴而充满知识氛围的画面,古书与新注并存,寓意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接着,“时时传向人间去”一句,表达了知识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山中有水名燕泉,护绕山人注书处。”点明了燕泉的地理位置和其对读书人的庇护作用,暗示了知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随后,“堂前洗砚动回塘,墨沈涓涓欲滥觞。”描绘了读书人在书房中洗砚的情景,墨香四溢,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积流到海变海色,河伯天吴惊大方。”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如同江河汇流入海,改变了大海的颜色,震撼了神话中的河伯和天吴,寓意知识的力量巨大且深远。

“山人为霖蹑台省,手挹天瓢入虚洞。”描述了读书人通过努力成为朝廷重臣,手握权柄,影响深远。接下来,“稿枯萎薾足沾濡,困暍沈痾快凉冷。”则展现了读书人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的过程,比喻知识能够滋润心灵,带来精神上的清凉。

“忽忆泉头书满家,莲开鱼泳近横槎。”回忆起燕泉边书满家的情景,以及周围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知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最后,“眼前用世功已就,镜里流年鬓未华。”指出读书人虽已功成名就,但岁月并未在其容颜上留下痕迹,体现了对知识永葆青春的赞美。

“试问登崇何岁月,童年文击南宫节。”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读书人成长历程的思考,以及对年轻时勤奋学习的肯定。“今古勋庸校蚤迟,燕泉大与磻溪别。”总结全诗,将燕泉与古代贤士磻溪相提并论,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收录诗词(142)

鲁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杨处士诗

幽人旧隐洞庭北,山灵独许心相得。

幽人今葬山之阳,汀兰岸芷无颜色。

佳儿挟策游神州,南归却抱终天忧。

从今愁见旧风物,不上岳阳城上楼。

形式: 古风

说剑次韵刘用章

人间剑客何有邪,试听说剑多浮华。

由来神物本天造,刜钟切玉宁须嗟。

鹈膏腥秽无所用,阴风扑眼飞寒花。

千年老蛟潜海底,剑芒射水蛟应死。

君家古剑真龙泉,苔斑土绣须料理。

床头白日动地雷,万金宝匣防批摧。

会当提去信君手,蛟螭授首非君谁。

形式: 古风

陈竹坡寿诗分题得竹径琅玕合

竹坡先生剩幽暇,种竹成林绕精舍。

舍傍引水作方池,竹底泠泠细泉泻。

先生看竹乐有馀,不羡豪奢起台榭。

开径因裁嶰谷筒,赏心累驻山阴驾。

绿玉阴森难比伦,秪须个个连城价。

冲牙编磬声戛摩,璆琳琬琰光交射。

春风长儿移上林,琪花琼树枝相亚。

贞怀度世肃霜辰,清思满襟明月夜。

节间诗刻共辉映,窗里图书得因藉。

三湘浑欲接风烟,六逸还应忘秋夏。

阍者宁容俗客通,园丁未许凡禽下。

酒力微消衣色寒,茶烟初断棋声罢。

千年难老栖凤枝,蒲柳枫楸几凋谢。

先生合是竹中仙,住世逍遥人不讶。

谁当从之乞拄杖,试向葛陂看龙化。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刘尚宝克柔邀同其父友桂翁游牛首献花岩次白楼韵

牛首花岩景如许,有美符卿遥作主。

星言速客更舆亲,天为清尘夜来雨。

溪毛野蓛纷采掇,脆碧柔青积箱筥。

若翁与客兴俱豪,攀壁缘崖色无沮。

伐木鸣莺历杳深,问梓寻桥看仰俯。

林幽花鸟不辨名,壑转烟霞各为所。

题名塔顶恣危升,窥灯佛洞聊凝伫。

奇观书叶诗屡成,小憩班荆杯辄举。

离离天际见帆来,忽忽空中听人语。

要知会合不寻常,试指乡山列寰宇。

坐来卿月在尊罍,更吸清晖照肝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