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

东州女儿年十七,身在风尘如在室。

红腮绿领巧相宜,露浥海棠娇滴沥。

态浓意远画不尽,对客无言却真实。

济阴县令为留连,樽俎相逢复相失。

我读古人书,又爱斯人美。

既未能忘情,亦未能忘礼。

以情败礼礼之贼,以礼约情情有止。

上不与汝碍崆峒之山,下不与汝隔沧浪之水。

无山无水有城市,咫尺青楼三万里。

东家酒香喷兰芷,对客醉歌而已矣。

君不见鲁国有男子,拒户不开宁老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州十七岁的少女,她虽然身处于风尘之中,却如同置身于闺房之内,气质高雅,容貌出众。她的红腮绿领与海棠花的娇滴沥相得益彰,姿态优雅,神情含蓄,即使面对客人也显得真诚而内敛。

济阴县令曾对她流连忘返,宴会上的欢聚之后,却又因缘际会的错失而遗憾。诗人毕仲游在阅读古书时,被这位女子的美丽所吸引,既无法忘怀她的美貌,也不愿违背礼教。他意识到情感与礼教之间的冲突,情感可以败坏礼教,但礼教又能约束情感,使之有所节制。

诗中提到,情感与礼教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障碍,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河,都无法阻隔两人的情感交流。尽管城市中高楼林立,距离遥远,但情感的连接却能跨越这三万里的距离。东家的美酒香飘四溢,与客人共饮,歌声悠扬,尽显豪情。

最后,诗人以鲁国一男子拒门自守,宁愿老死也不开门的故事,表达了对女子独立自主精神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收录诗词(266)

毕仲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范德孺使辽

都门冠盖如云多,马头匼匝金盘陀。

平明三节出城去,使华已过桑乾河。

桑乾地寒毡作屋,冰霜满野飞鸿鹄。

道旁箫鼓动地迎,铁面蕃儿皆拭目。

金玦装成宝刀利,银鞍半露貂裘燠。

日高宾馆驻前旌,馈客往来随酪粥。

河间未弛新亭障,山后犹存旧风俗。

幽燕妇女白如脂,露面来觇汉冠服。

边风吹雪罨毡城,毡城在处为屯营。

黄沙行尽到靴淀,新年下马单于庭。

庭中之人识汉事,而公赫赫传家声。

君臣把酒重相劝,知有从来忠孝名。

好言天子神圣武,际天接地皆王土。

桑麻万里富中原,制作千年还太古。

白日亲观丹凤翔,黄河近报神鱼舞。

不须铁甲屯大荒,坐见长城倚天宇。

况君总发怀刚肠,往年司直中书堂。

单骑走马绝瀚海,而今复使天一方。

平时出入虽故事,男儿举足安可量。

鄙人再拜赠公语,北边射猎云雪冈。

平安烽火三万日,羽林超距閒金汤。

年年蕃马输汉地,后车碨礧牵玄黄。

愿持成效献天子,归来跃出尚书郎。

归来跃出尚书郎,锵金鸣玉趋明光。

形式: 古风

送朱彦文通直从庆阳辟命

洛阳之人秀眉宇,束发从军心自许。

南彻梁江西瀚海,万里相从旧宾主。

庆州之险山作城,青冈路狭如斗鼠。

我尝与君驰大漠,夜掘黄沙枕冰土。

君今重行计安出,羽檄搀枪待君处。

去年天狗堕地鸣,今年拟破灵盐城。

男儿鞍马是常事,髀肉消尽须重生。

况君到日春风发,行云夜闭沙场月。

战马沾泥不用嫌,功成便浴雠人血。

君不见高平范公庆历时,往筑大顺人不知。

千金散士得死力,横山可取犹提携。

至今塞下呼老子,关中使者公之儿。

当年议奏千万语,攻守二策真可师。

勿云近事不足道,狄青之辈为偏裨。

形式: 古风

送田百里归唐

田百里,飘泊如云心似水,我每思之中夜起。

忽来访我黄河涘,抵掌欣欣不能已。

身形虽么么,胆大无与比。

兹行若过汝水濆,为寄新诗与陈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次韵和欧阳季默观书纪事之作

欧阳季默年三十,处世虽艰心地吉。

居于颓垣坏屋偪仄之巷,而有倜傥慷慨汪洋之美质。

高才横骛若飞走,横野腾山漫罝毕。

吾懒居家病益生,絮帽蒙头造君室。

儿童惊窥前复后,笑我衰迟见风栗。

升堂发箧数百纸,烂锦繁华照初日。

怒生风云与神会,怪走龙蛇堪股慄。

奇踪虽在人已亡,今也源流苦萧瑟。

吾家绨囊亦三四,纵有名书未充实。

妻孥饥饿谓无用,谇语如蛩常唧唧。

黄签青缥才数种,若比君家百无一。

后会慇勤定若何,人生聚散胡能必。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