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殿观先帝御容

堕泪不能禁,彤庭北望深。

寿觞疑在眼,宫漏独惊心。

绘事应神助,天光想下临。

秋毫分万一,玉色辨侵寻。

未悟攀髯远,如闻弃屣音。

当时万年木,风动亦萧森。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集英殿观先帝御容》。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集英殿内,遥望先帝御容时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首联“堕泪不能禁,彤庭北望深”,开篇即以“堕泪”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怀念之情。站在红墙碧瓦的集英殿中,向北望去,那尊先帝的御容仿佛深藏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让诗人不禁泪流满面。

颔联“寿觞疑在眼,宫漏独惊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看到了先帝生前的寿觞,心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同时,宫中的滴漏声也引起了他内心的震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在此刻尤为明显。

颈联“绘事应神助,天光想下临”,转而赞美了先帝御容的绘制技艺。诗人认为这幅画像得到了神灵的助力,天上的光芒似乎也特意降临于此,赋予了画像以非凡的魅力。

尾联“秋毫分万一,玉色辨侵寻。未悟攀髯远,如闻弃屣音。当时万年木,风动亦萧森。”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先帝的深深敬仰与怀念。每一根细微的线条都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如同玉石般温润的色彩在时光的侵蚀下逐渐显现。诗人仿佛听到了先帝离开时的轻声叹息,以及那棵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万年木,在微风吹拂下发出的萧瑟之声,这一切都让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集英殿内先帝御容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对先帝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王四十监鸿庆宫

沛邑祠原庙,明年启寿宫。

真游追柱史,吏隐即冥鸿。

苑路连修竹,儿歌习大风。

海凫随步武,笙鹤下虚空。

司马官园令,千秋擢寝中。

书成大人赋,梦识白头翁。

北阙縻徐乐,丹砂愧葛洪。

帝乡那可问,相望五云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代魏秀才和

明府敏为政,经纶功已深。

无欺礼神意,不扰爱民心。

直道容多梗,良时避孔壬。

未成宣室召,空赐颍川金。

兹日量天听,方春报雨霖。

望蜺舒黯黯,笑电趣涔涔。

耒耜欢南亩,歌谣变越吟。

和应光爇户,润足俟薰琴。

久客羞王粲,忘饥学汉阴。

鹿门那忍去,留钓此江浔。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又和魏秀才

川原惟汉广,雷雨向春深。

望望三农事,悠悠一岁心。

月离初候毕,龙见亦推壬。

向夕风翻海,中天电烁金。

农占不骑晦,史例足书霖。

至治无饥穰,元和蔑旱涔。

迁鹦殊自喜,倦客独悲吟。

未必鱼生釜,聊因酒贳琴。

奋身从嫖姚,走马过雕阴。

辜负封侯骨,栖迟沔水浔。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答吴侍郎寄陕府

天王相有三,分陕按殽函。

列国依明德,西人盛美谈。

甘棠元听讼,綵服自调甘。

馀力斯文贵,珍词万象含。

气清融渤澥,材绝耸楩楠。

请诵诗三百,先知学召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