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其六)

客来告予言,公身已不存。

反覆穷诘之,犹疑误诸闻。

精灵汩冠带,在世皆游魂。

正死得首邱,宁非主宰恩?

虽无畸行留,儒素人所尊。

轻彼粟帛庸,何以腴乾坤?

但悲贱子意,未罄公前论。

一绝中散弦,孤啸难为孙。

昨行经学宫,宫树深以昏。

荆芜高出廧,掩没霝星门。

门东著书屋,露洁篁为墩。

忍说弃砚旁,时有狐来蹲。

春阳已遍区,尺地犹不温。

顾我旧屐双,愁蹴枯苔痕。

遥知梅里东,新造埋诗坟。

铭石谁颍川,吾劣惭无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在得知冯太史去世的消息后,所作的悼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句“客来告予言,公身已不存”,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消息的沉重与哀痛。接着,“反覆穷诘之,犹疑误诸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消息的真实性的怀疑与确认的过程,体现了对逝者命运的关切与不舍。

“精灵汩冠带,在世皆游魂”描绘了逝者灵魂的状态,仿佛仍在世间游荡,却已失去了生前的形体与身份,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正死得首邱,宁非主宰恩?”诗人在这里引用了“首丘”的典故,表达出对逝者死后能够安息于故乡的欣慰,同时也暗示了命运的安排与神的恩赐。

“虽无畸行留,儒素人所尊”则赞美了逝者生前的品德与学问,即使没有特别的奇行,但在儒家的道德与学术上,仍受人尊敬。

“轻彼粟帛庸,何以腴乾坤?”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者淡泊名利、崇尚精神追求的态度的赞赏,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丰盈与充实。

“但悲贱子意,未罄公前论”流露出对逝者未能完成遗愿的遗憾,以及对逝者子女未来的担忧。

“一绝中散弦,孤啸难为孙”则以音乐和歌声的孤独与难以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昨行经学宫,宫树深以昏”、“荆芜高出廧,掩没霝星门”、“门东著书屋,露洁篁为墩”等描写,通过具体的场景与细节,展现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环境与工作场所,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与情感的深度。

“忍说弃砚旁,时有狐来蹲”则以狐狸蹲守砚台旁的场景,象征逝者生前的勤奋与专注,以及其精神的永存。

“春阳已遍区,尺地犹不温”、“顾我旧屐双,愁蹴枯苔痕”则表达了对逝者离去后的空虚与寒冷,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忧虑与哀伤。

最后,“遥知梅里东,新造埋诗坟”、“铭石谁颍川,吾劣惭无文”则预示了逝者将被安葬在梅林之中,留下诗碑作为纪念,并表达了对逝者才华的敬仰与自己文才不足的自谦。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春暮登金鸡山展先大父墓即事

春海霏玉澜,绿屏浸山草。

重剔没土碑,屼然出蓬稿。

杜鹃赪作绵,荠花白相袅。

爱其生机多,持畚未忍埽。

羁人经乱离,两年匿荒窱。

梦雨秋灯寒,难苏棘心槁。

幸邀先灵呵,免为异乡殍。

得担鸡酒来,身已再天造。

此山当海冲,翼然冠诸幖。

拱北一席坛,远及万里瞭。

斜尻左虎蹲,逆尾右龙掉。

上窀参壬钤,雄局谢卑湫。

幽荫及后礽,祥风谓斯肇。

谁虞呼吸危,几罹鬼军扰。

辛年八月秋,轮船下西䝤。

石弹如堕星,破碎鲜完岛。

鳌峰大将营,崩雷骇飞燎。

掩耳不及防,蹂躏听奸剽。

而兹土一坏,艰险独存保。

始知理有凭,原非借祈祷。

只今咫尺间,丹砾偃残堡。

俯水乔柯青,尚宿警弦鸟。

再拜陈暗衷,倘来享清醥。

自怜不肖生,力惟致温饱。

述训无一遵,近将困顿老。

幸守清白贻,在染不忘缟。

愿后常太平,为民托轩皞。

斯时东云开,群峰出了了。

天镜浮掌圆,城楼日方杲。

城浦鸣渔榔,閒閒似三泖。

永娱地下魂,不复苦愺恅。

为挶崩厓泥,相涧塞冲潦。

何当携橐驼,沿隧种樗栲。

形式: 古风

天奈何

天奈何,愁人多。

眢井水涸大海波,欢者娭娭听侬歌。

饥枵之腹,肠鸣轣辘。但有勺糜,宁弃斗谷。

月不午,日不宵。

凤皇不角麟不毛,陌土坟起如山高。

美人带掩金错刀,罗帷无烛风萧萧。

形式: 古风

不愁蚕不肥

不愁蚕不肥,但愁无桑使蚕饥。

不愁马不走,但愁无刍使马瘦。

不愁心不豪,但愁无钱刀。

衣不缯綵食不肉,富贵何能骇人目?

女儿嫁人掩面哭,邻子轻年住华屋。

形式: 古风

遣兴五章(其一)

春膏不润花,芃芃长萧艾。

局守在寸心,焉知天地大?

阒寂孤木蝉,委土但留蜕。

执端多两歧,吾还问蓍蔡。

形式: 古风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