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赞龙所号”为题,是明代诗人欧阳建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一个隐居者与龙共处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贤者的追慕。
首句“清虚一所卧人龙”,描绘了一个清静无为的环境,人与龙和谐共处,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接下来的“寄傲人龙迈古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与古代先贤的生活方式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向往。
“懒向云霄布霖雨,乐从山水觅仙踪”两句,通过对比云霄与山水,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他更愿意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而非在高位上施展才华。
“当年诸葛还承召,今日欧阳不受封”这两句,借用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之邀出山辅佐的故事,以及诗人自己不愿接受官封的事实,表达了对古代贤士智慧与品德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独立人格和对权力的淡漠。
最后,“深得三槐王祐趣,欲留来裔作三公”两句,引用了古代关于家族传承和功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荣耀和后代发展的关注,同时流露出一种希望后人能继承并发扬光大自己精神追求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慕和对个人品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