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皇帝挽辞(其三)

集英春又到,閒了万年觞。

晓鼓催攒殿,悲风助挽郎。

帝符归有道,仙仗去无方。

谁念频回首,诸生泪两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为悼念神宗皇帝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集英春又到,閒了万年觞”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春景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表达了对逝去君主的怀念之情。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而“閒了万年觞”则暗示了君主的离世,使得原本庆祝春日的仪式变得沉寂。

“晓鼓催攒殿,悲风助挽郎”描绘了丧礼的庄重与哀伤,晨钟暮鼓声中,人们聚集在宫殿前,悲风似乎也在为逝者哀悼,增添了肃穆的氛围。这不仅表现了对神宗皇帝的深切哀思,也体现了古代丧葬礼仪的庄重与哀痛。

“帝符归有道,仙仗去无方”两句,诗人以“帝符”和“仙仗”为喻,表达了对神宗皇帝治国理政成就的认可以及对其离去的无奈。这里的“有道”既指神宗皇帝的治国之道,也暗含了对他的道德品质的赞扬。“仙仗去无方”则寓言神宗皇帝已升仙,去向不明,表达了对君主离去的不舍与迷茫。

最后,“谁念频回首,诸生泪两行”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表达了对神宗皇帝离去后,众多臣子及百姓的思念与哀痛。频繁回首,泪水两行,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丧礼仪式、治国理念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神宗皇帝的深切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君主去世的普遍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神宗皇帝挽辞(其四)

图治心方壮,追班世忽非。

鼎中龙蜿蜿,陵上柏依依。

物外音何悄,人间梦亦稀。

少阳来侍宴,天意已知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神宗皇帝挽辞(其五)

忽自明庭去,风高帝所寒。

有期修玉检,无处觅仙丹。

与子基图远,开天数度宽。

锦标何以报,空展赐诗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哲宗皇帝挽辞(其一)

忽追班入未央宫,急问宸游早御风。

流俗岂知尘念断,故嫔休叹爱缘空。

还元精爽留天下,复土声灵在虏中。

来自武夷归去否,幔亭闻说好如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哲宗皇帝挽辞(其二)

数行空下侍臣班,十六回春一梦阑。

天意预形传国玺,人生难望返魂丹。

银河寂寂星垣暗,金阙冥冥羽卫寒。

月色满宫谁怅望,春来无处接回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