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二)

桑柘平畴一带疏。秋容吹雪点丛芦。

昏烟古戍微闻柝,星火空梁欲上鱼。

波减黛,月沈珠。蕉阴回枕事模糊。

湔裙人在兰香里,弹指春痕二月初。

形式:

鉴赏

这首《鹧鸪天》(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宁静画面。

首句“桑柘平畴一带疏”,以“桑柘”点明了地点,暗示出一片广阔的农田,而“疏”字则描绘出田间的稀疏景象,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静谧的基调。

“秋容吹雪点丛芦”一句,将秋天的景色与雪花相联系,通过“吹雪”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了秋风的凛冽,同时“点丛芦”则生动地描绘了芦苇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接下来,“昏烟古戍微闻柝,星火空梁欲上鱼”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黄昏时分,远处的古堡传来轻微的更柝声,而近处的空梁上,星星之火正准备捕捉游动的鱼儿,这一动静结合的画面,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又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波减黛,月沈珠”两句,通过“波减黛”描绘了水面因秋意渐浓而显得更加深邃,而“月沈珠”则形象地表现了月亮如同一颗沉入水中的珍珠,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美感。

最后,“蕉阴回枕事模糊,湔裙人在兰香里,弹指春痕二月初”三句,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人物。在蕉树的阴影下,有人倚枕而眠,梦境模糊,而远处的女子正在兰花的香气中洗涤裙裳,不经意间,春天的痕迹仿佛就在二月初悄悄降临。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闲适与美好,也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综上所述,《鹧鸪天》(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黄昏图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8)

俞陛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买陂塘.白秋海棠

溅西风、数行铅泪,无言弹向幽径。

芳菲只惹嫣红妒,娇眼久空脂粉。纤袂冷。

应自惜、墙阴残月婵媛影。情根难问。

倩净业瞿昙,虚明界里,替忏旧时恨。

分携处,肠断玫阶屧印。淡妆曾斗娟靓。

练裳人去秋如水,几度欲攀未忍。霜信紧。

恣相怜玉儿,消减梨涡晕。晶帘交映。

伴卧雨文园,一瓶寒供,丝鬓镜中认。

形式:

菩萨蛮.集龙藏寺碑字

含情相送阳关远。离怀长似车轮转。西去客心惊。

乱山相向青。沈檀香未息。幻就同心结。

楼角燕还飞。行人归不归。

形式:

齐天乐.闻琴

伯牙台冷流尘黯,荒波夜深自语。

沧海量情,焦桐阅世,付与冰丝替诉。翠阴轻护。

引一缕秋心,傍帘欲度。

流响花阴,银塘惊起瘦鸳卧。喁喁恩怨尔汝。

自阳关唱后,顿换悽楚。

废苑啼乌,寒沙啄雁,绕指乱愁无数。香消罢鼓。

渐悟到无弦,閒情休赋。送尽飞鸿,青峰江上暮。

形式:

念奴娇.春莫赴西湖,折园中海棠一枝,携随行箧。曼睩柔仪,与一枕云山相骀荡也

小小茶樯,载绝代秾姿,慰侬离索。

色界兜罗参破未,悄与仙鬟商略。

楚峡春酣,梧台月迥,静掩都梁阁。

关河遥夕,碧云幽梦难托。

却忆深院明灯,鬟鸦侧处,碎朵钗边落。

佩远天风珠衱冷,枉觅灵妃旧约。

心苦抛莲,眉长怨柳,凝想屏山角。

馀芳冉冉,水窗清伴羁泊。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