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道将君道且殊,君须全似老君须。
寻常有语争堪信,爱说蟠桃似瓮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别名贾休)所作,名为《再逢虚中道士三首》(其三)。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非常独特,反映了诗人与道士交流时的感慨。
“吾道将君道且殊,君须全似老君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尊重,同时也明确指出自己(儒家学者)与道士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里的“吾道”和“君道”分别代表儒家和道家的哲学观念。“且殊”表明了两种思想体系的差异,而“全似老君须”则是对道士修行态度的一种赞美,强调了要像古代圣人那样去追求。
“寻常有语争堪信,爱说蟠桃似瓮粗。” 这两句诗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超自然事物的探讨和怀疑。这里的“寻常有语”指的是日常中流传的关于仙果(蟠桃)的故事,而“争堪信”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这些传说持有一定的质疑态度。“爱说蟠桃似瓮粗”则是对蟠桃神话的一种描绘,通过将蟠桃比喻为瓮(古代的酒器),形象地表达了对仙境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反映出贾岛在儒家与道家思想交流中的自我定位和情感态度,既有敬仰之意,又不乏质疑与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性的作品。
不详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台殿参差耸瑞烟,桂花飘雪水潺潺。
莫疑远去无消息,七万馀年始半年。
桓玄旧辇残云湿,耶舍孤坟落照迟。
有个山僧倚松睡,恐人来取白猿儿。
玉像珠龛香阵横,锦霞多傍石墙生。
辟蛇行者今何在,花里唯闻鸠鸟声。
爱陶长官醉兀兀,送陆道士行迟迟。
买酒过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师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