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声声何处学,得得为春来。
花底犹亲切,人怜巧剪裁。
不容身稳密,且为月徘徊。
赖有黄鹂伴,殷勤唤得回。
这首诗名为《百舌》,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诗人以百舌鸟作为描绘对象,通过其鸣叫声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首句“声声何处学”暗示了百舌鸟模仿其他声音的习性,而“得得为春来”则直接点明其鸣叫与春天的到来紧密相连。
“花底犹亲切”描绘了百舌鸟在花丛中穿梭,其鸣叫声仿佛与花朵有着特殊的亲近感,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接下来,“人怜巧剪裁”运用拟人手法,赞美百舌鸟的鸣声如同巧匠精心剪裁,富有韵律和美感。
“不容身稳密,且为月徘徊”进一步刻画了百舌鸟活跃的姿态,即使在夜晚也随着月光起舞,不肯安于静谧。最后一句“赖有黄鹂伴,殷勤唤得回”表达了诗人对百舌鸟陪伴的感激,它的鸣叫仿佛在呼唤人们从忙碌中回归自然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百舌鸟的鸣叫为线索,寓言般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不详
钱塘雪浪与天平,小入曹娥亦有声。
沧海一时忠孝泪,夕阳无尽古今情。
春秋祭血神如在,一夜行舟挽到明。
不是西风白云客,祠乌争解赋将迎。
小上鱼舟去,悬忧雁足疏。
我方锄剩语,公亦喜成书。
絮帽风惊折,绨袍意有馀。
孤云日边路,时与问何如。
当道纷豺虎,逢人说象龙。
一时馀砥柱,何处见霜钟。
诸子方嗤点,吾行未缺供。
大方同一笑,鹏鴳各舂容。
千里频年别,人来数寄书。
旧题红叶处,犹记白头初。
薤露危如此,庭兰赋有馀。
摩挲东望眼,归泣向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