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二)

鹦鹉前头急自呼。不知隐语道来无。

半时耽阁绣功夫。

引镜薄添霞一角,背人笑颤翠双趺。

须防胆怯要犀株。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沙》(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幽默与智慧。

首句“鹦鹉前头急自呼”,形象地描绘了鹦鹉在主人面前急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情景,却因害怕被误解而紧张地自我辩解。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接着,“不知隐语道来无”一句,巧妙地引入了“隐语”的概念,暗示了鹦鹉可能在尝试用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又担心别人无法理解。这种对语言运用的微妙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深刻洞察。

“半时耽搁绣功夫”则将场景转向了女性的日常活动——刺绣。通过“耽搁”一词,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在忙碌之余,仍不忘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里,绣花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生活的享受。

接下来的两句“引镜薄添霞一角,背人笑颤翠双趺”,描绘了女子在镜子前精心打扮的情景。她一面照镜,调整妆容,增添一抹红霞;一面又在背后偷偷地笑,轻颤着翠绿的鞋跟,展现出女性的娇俏与活泼。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捕捉,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情趣。

最后,“须防胆怯要犀株”一句,以犀角为喻,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要有勇气和决心,不要因为恐惧而退缩。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其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语言运用,展现了生活中的趣味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136)

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春梦来时在那厢。昵人半晌去思量。

落花多处满斜阳。

手挽飘红唯有影,眼看成碧太无常。

人生到此可能狂。

形式:

浣溪沙

门外桃花比旧红。绿苔生恨长重重。

别离真个不相同。

风片雨丝三月里,簟纹镫影一宵中。

悔看双燕过帘栊。

形式:

浣溪沙

又听蝉声曳别枝。早秋风物便凄其。

愁心瘦尽倚阑时。

昨夜红绵轻揾泪,几回翠管要题诗。

想来无赖强支持。

形式:

海棠春.忆京师海棠

妍华一树霞衣举。散香多、在无人处。

生怕寺前车,惊露红春雨。风前莺燕休相妒。

算有个、幽巢堪住。山馆却思谁,倦起帘阴暮。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