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常丞丁晦甫

我昔尝为李公客,坐觉金气肃东南。

钩章棘句护帖妥,独立却视何巘巘。

此公行世有步里,十不五试惊愚凡。

尺书飞出岷峨西,每沐问讯相雕镵。

向来思贤实微尚,梦濯杜老百花潭。

环英玉蕊媚初服,风日清美生妍酣。

直言李公似杜公,前者何愧后何惭。

今来划逢丁太常,目所未接心已甘。

孤标出林唳霜鹘,健论转海驱风帆。

张旃万里足骑壮,富公所说惟饥馋。

国中何自得吾兀,尊足乃为公所贪。

承郎曹司略清贵,龙鸾牺象劳所监。

工歌韶頀未敢请,前有琴瑟纷相参。

据梧枝策了自解,箭锋一语渠谁谙。

世间声利大苇箔,置身各自萦茧蚕。

一闻解缚脱躯命,往往唶舌徒婀媕。

千人万人声一槩,请听野老真常谈。

捐身大是守身橛,阅世当求出世衔。

君今气色日日上,岁晚能同弥勒龛。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曾经是李先生的门客,感受到他威严如同金气笼罩东南。
他的文章严谨如钩章棘句,整理有序,独自回顾时,风采卓越。
他在世上名声显赫,才华出众,十次考试就有五次让人惊讶。
他的书信从岷峨西部飞出,每次收到都如同沐浴问询,深感敬仰。
我一直仰慕贤才,梦中洗涤在杜甫的百花潭边。
他的诗文如环英玉蕊般清新,风日之美更显其才情。
直言李先生就像杜甫,前者无愧于后者也无需惭愧。
如今我有幸遇见丁太常,还未见面已心生敬意。
李先生犹如孤鹰出林,言论雄辩如驱风破浪。
他的豪言壮志如同万里长卷,富公的赞誉只在他口中。
在国内,我如何能自得其乐?尊贵的您却让我倾心。
在您的引领下,我感到曹司的清贵,龙鸾的图腾令人瞩目。
不敢轻易请求演奏韶頀,因为琴瑟之声纷繁复杂。
倚着梧桐,我自知理解力强,但箭锋般的言论又有谁能真正理解。
世间名利如大苇箔,人们各自被束缚,像蚕茧一样。
一旦解脱束缚,生命焕然,常常感叹不已。
千万人的声音虽多,但请听听我这乡野老人的真知灼见。
献身是守护自身的大道,阅尽世事应追求超脱。
您的气色日益提升,晚年定能如弥勒佛般安详。

注释

李公:指李先生。
金气:比喻威严或权势。
钩章棘句:形容文章严谨有序。
巘巘:形容山峰高峻。
步里:声誉、声望。
尺书:短笺、书信。
雕镵:雕刻,比喻深思熟虑。
微尚:微小的志向,谦虚的态度。
杜老:杜甫。
环英玉蕊:形容诗文清新优美。
婀媕:形容女子娇媚或犹豫不决。
弥勒龛:比喻安详的晚年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作品《与太常丞丁晦甫》,通过对李公的回忆和对丁太常的赞美,展现了两位官员的风采。诗人首先回忆自己曾是李公门下,感受到他的威严和才华,李公的学问深邃,文章出众,令人敬佩。接着,诗人将丁太常与杜甫相比,称其为贤才,言辞间充满敬仰。诗人称赞丁太常的高尚品格和卓越能力,以及他对政务的专注和清廉。

诗中提到丁太常的豪放与智慧,如鹰击长空、航海破浪的形象,以及他对于政务的独到见解。诗人感叹自己的境遇,认为能在这样的官员手下任职是一种荣幸。他还提到丁太常的清贵地位和对艺术的修养,暗示其人格的高洁。最后,诗人以世间声名利禄为喻,倡导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出世之志,祝愿丁太常官运亨通,气色日好,如同弥勒佛般慈祥。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描绘了两位官员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乞炭于冯孔武再用前韵

君不见元光河决愁从臣,天子有诏皆负薪。

当时实炭知几畚,下与鱼鳖争生人。

孰知木黔善制水,火出木尽全其真。

一朝入火纵粉骨,曲身得煖龙蛇伸。

成亏等作万世计,肯与胡僧推劫尘。

我欲诙谐与作传,上继毛颖追获麟。

日烧昆崙十挺指,惜哉黔也非吾亲。

穷朝破灶郁烟烬,青唇黑腕羞比邻。

谁能舆致送煖热,坐使有脚歌阳春。

将军羔酒空作梦,十年未有今年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大风怀林伯农

江湖易高风,六月寒㾕㾕。

中宵会急雨,凉意到衾枕。

颠披蒲苇乱,抑压乌鸢噤。

禾头欲生耳,树背各流沈。

不谓晡来霞,横拖半天锦。

初疑鸦翻晴,旋觉虹投饮。

晦明信难料,旸霁吾谁谂。

所思隔江水,笔力望徐沈。

十年一葛衣,肘见尚整衽。

想当风雨夕,忧国愿岁稔。

凄凉新丰邸,避湿几违寝。

何由语连床,共破秋气凛。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予客昆山得荐严长老时道人散朗閒远不交人事心甚敬之今来海上复得悟公老成疏练能言吴中山水人物甚详东轩种竹如云不问其人可知也一日忽起故山之想予语悟野田荒草在处愁人心目安能复作沩山之牛乎因作一诗言君子出处之大致以告不知者

平生庾公尘,可涴通州泥。

朅来海门上,日瘦气惨凄。

春风有相导,佚我以闼闺。

前身定闻法,梦作三生猊。

悟公痴钝禅,迎客忽虎溪。

招要得半席,纸帐春缯绨。

东轩养苍云,大似开昔迷。

计程南山北,托宿东院西。

绝怜维摩床,而置法喜妻。

是身于虚空,了不碍角圭。

四大师本无,客亦何所携。

颇闻弁山隅,髯松作儿啼。

山神喝连声,已受三十篦。

岂知沩山牛,未脱靶与犁。

去来同一云,未觉道理睽。

幸勿使竹归,留与老凤栖。

凿齿恐无对,后期当噬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探龙井遂至广福谒三贤像阅旧碑追观一代风流为赋此诗适月林依公留设茗供因书以遗之他日能为我揭诗板于壁间使示来者亦山中之一助也

奇石烂横道,兹山信多姿。

江湖酾两股,一泓乃孤危。

相传龙所家,或恐神护持。

腥风转霮䨴,阴崖立淋漓。

惜无纬萧勇,探此抱宝痴。

山僧作屋意,惨澹生幽思。

胡为金缪影,颠倒眩俗儿。

坐来百念失,苍官导前驰。

招提果深登,屐痕恍前期。

咄哉少肉山,著此高颧师。

端能致遨游,绝唱相娱嬉。

过溪亦何事,相送了不疑。

渠能缚禅律,因来数须眉。

我爱秦郎记,字压头陀碑。

月林只夜夜,人物自一时。

贤愚尽蚁封,来者吾得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