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驻跸开封示巡抚鄂容安》。诗中描绘了皇帝在开封祭祀和巡视的情景,展现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关注与感慨。
首句“修祀回登封,展义临祥符”点明了皇帝在进行祭祀活动后返回登封,并在祥符之地展示仁义,体现了皇帝对于礼仪和道德的重视。接着,“翠䍐今驻跸,雄城古建都”描绘了皇帝在翠䍐(可能是地名)停留休息,在这座雄伟的古城中审视其历史地位,流露出对开封作为古代都城的敬仰之情。
“故迹徵文献,遗风考舆图”表达了皇帝对开封历史遗迹的考察,通过文献记载和地图研究来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所愿濡教化,岂因限贤愚”则表明了皇帝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润泽教化,使民众受到正面影响,不因身份而有所区别,体现了其普世化的教育理念。
最后,“惟此中州民,尚多淳朴徒。平康合正直,畴陈良非诬”强调了对开封百姓淳朴品质的赞赏,希望他们能够保持正直,不受虚假言论的影响,进一步突出了皇帝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和对社会风气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皇帝对历史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尊重,也体现了其对于教化民众、倡导正直品德的期望,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