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忆王孙》是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灞陵攀柳恨绵绵”,开篇即以灞陵之景,勾勒出离别之痛。灞陵,古地名,常与送别相关联。攀柳,既有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意,也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恨绵绵”三字,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深沉与复杂,将离别的哀愁渲染得淋漓尽致。
“会意骅骝不肯前”,运用了典故,骅骝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马,此处借指心爱之人或理想中的事物。不肯前,既是对对方的期待与渴望,也是对自己内心犹豫不决的写照,表达了在追求与放弃之间内心的挣扎。
“叠叠青山杏杳天”,画面转为自然景色,叠叠青山与杏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杏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春日的生机与短暂的美好,与上文的离别形成对比,更添了一层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向谁边。旧梦空余满抱烟”,结尾处,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旧梦,指的是过去的美好回忆,空余满抱烟,则是说这些回忆如同轻烟般飘渺,无法触及,只能在心中留下深深的遗憾。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以及面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整体而言,《忆王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