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菩萨蛮》由明代女诗人沈宜修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仗,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
首句“燕惊归候悲纨扇”,以燕子归巢的场景开篇,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光的流逝。燕子的归来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而纨扇作为古代女性常用的扇子,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时光的流逝。此处“悲”字点明了情感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哀婉的故事。
“扇纨悲候归惊燕”是对首句的回文式倒置,不仅在形式上增添了趣味,也强化了情感的表达。这里通过“悲”与“惊”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时间流转中人物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蕉雨隔窗绡”一句,将画面转向了室内,通过雨打芭蕉的声音与轻纱窗帘的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雨声与窗外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进一步烘托了室内人物的孤独与忧郁情绪。
“绡窗隔雨蕉”是对前一句的回文式倒置,通过变换词语顺序,使得诗句在形式上更加工整,同时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感。这一句中的“隔”字,既指空间上的阻隔,也暗含了情感上的隔离,表达了主人公与外界情感交流的缺失。
“豆含花似瘦,瘦似花含豆”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豆荚与花朵的形象进行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豆荚包裹着瘦弱的豆子,豆子又仿佛含着瘦弱的豆荚,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象征着生命之间的关联与依赖,同时也寓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肠断正更长,长更正断肠”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或离别而产生的极度痛苦。在这漫长的夜晚中,主人公的心肠被思念折磨得愈发痛苦,时间似乎变得无限延长,加剧了内心的煎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恋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情感深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