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行四首(其四)

子胥因谏戮,兹事几经秋。

顾尔忠难掩,于今愤不休。

天风吹地转,海水入江流。

欲问鸱夷处,茫然使我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次韵江行四首》中的第四首,以子胥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与不平的深刻感慨。

首句“子胥因谏戮”,开篇即点出历史人物伍子胥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命运,引出对忠诚与悲剧命运的思考。接着,“兹事几经秋”一句,将时间拉长,暗示这种悲剧性的事件并非一时一地之事,而是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的悲剧。

“顾尔忠难掩”一句,诗人感叹忠诚之心难以掩盖,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忠诚之光依然闪耀。然而,“于今愤不休”则揭示了这种情感的持久性,即使在今日,对于忠诚者的不公与冤屈,人们仍然无法释怀,愤慨之情依旧存在。

“天风吹地转,海水入江流”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社会变迁与人心的动荡。天风象征着外界的冲击,地转暗示着社会的变革,海水入江流则描绘了不同元素的交融与冲突,形象地展现了时代变迁中道德与情感的碰撞。

最后,“欲问鸱夷处,茫然使我愁”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历史真相,却感到迷茫与困惑的心情。鸱夷,古代的一种船形器具,这里借指伍子胥的遗体,诗人通过询问鸱夷所在之处,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历史真相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伍子胥故事的重新演绎,抒发了对忠诚与公正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沉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收录诗词(186)

杨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 字:仲弘
  •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1271—1323

相关古诗词

送孙大方归朝元宫二首(其一)

高卧林泉表,超然谢世纷。

空山鸣白雨,古石系苍云。

不作夔龙伍,甘从鹿豕群。

都门游宦客,回首总惭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孙大方归朝元宫二首(其二)

为楼因地势,四面尽青山。

路落秋城外,河流晓树间。

雁飞云莫莫,龙现雨珊珊。

建木光华盛,何时共折攀。

形式: 五言律诗

题信州先天观图二首(其一)

高林褰翠气,虚谷散虹光。

道士多骑虎,仙人自牧羊。

涧泉通地远,山岭际天长。

戴子文为记,流传示不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信州先天观图二首(其二)

四围山不断,状若碧芙蓉。

谷远含风细,崖深下露浓。

茂林藏虎豹,阴洞伏蛟龙。

恍惚神人降,浮空羽盖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