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璎珞树歌

破山之麓兴福寺,庭有双珠树。

状为缨络抱佳趣,上有虬干干青云,下有垂条苍苍拂行路。

传闻植自齐梁间,龙山北涧诗未删。

名贤新声更间起,野人对此怡心颜。

兹树笃生有妙理,左兮开花右结子。

山鸟不敢巢其巅,猿猱鼷鼠不敢穴其里。

岂曰硕果宜留存,天地亦若为尔培灵根。

或欲斩其根,披其枝,当风杂叠摧烧之。

树若有灵听我前致词,泰山山头千尺松,只今已受秦皇封。

斧斤柯石遍海内,尔树安得仍以不材终。

君不见七星坛前七株桧,昭明手泽今何在。

又不见三峰数仞丹桂花,可怜劖削无萌芽。

万物成毁固有数,生无挂碍死无怖。

尔住四高僧前千百年,闻吾此言当恍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瑚的《破山璎珞树歌》描绘了一棵生长在破山之麓兴福寺的奇特双珠树。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树的形态——虬干直入青云,垂条拂过道路,以及它的历史渊源,据说源自齐梁时期,见证了龙山北涧的诗篇。诗人感慨名贤新声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让普通人也能在此处找到心灵的慰藉。

接着,诗人赋予树以哲理,赞美其开花结果,连山鸟都不敢随意栖息,暗示其非凡的灵性。他以泰山千年松和七星坛前桧树为例,表达对这棵树命运的关注,担心它因材而被砍伐。然而,诗人也领悟到万物盛衰皆有定数,生无所求,死无所惧,以此宽慰树的命运。

最后,诗人提醒树在千年僧侣的守护下,应能理解生死无常的道理,他的这一番话希望能给树带来启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借咏物以抒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1)

陈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悲洪都

击鼓莫击少卿鼓,拭剑莫用南昌土。

蛇不成龙虎变鼠,猰貐大笑天公苦。

马腾腾,旗翻翻。营后户,失前门。矢折镞,车败辕。

南昌城头髑髅哭,鸺鹠夜夜啼人屋,乌鸢公然食人肉。

形式: 古风

昌国卫

昌国卫,今日屯兵昔置吏。

落伽山,昔时佛国今虎关。

虎关崩摧无人守,银台金阙夫何有。

木石劳劳精卫心,一朝风雨三光沈。

三光沈,六龙去,龙子龙孙在何处,夜潮排荡鲛人泪。

形式: 古风

怀华天御

怀君秋夜尚湖边,明月微星照不眠。

老去共悲双短鬓,穷来交剩一寒毡。

即今衔石无精卫,终古啼花有杜鹃。

回首任阳风雨棹,十年心事泪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瞿稼轩挽辞(其一)

残山剩水强支持,回首中原竟属谁。

锁钥无人诸将去,衣冠有主二陵知。

书生义尽平原日,丞相名成柴市时。

子自殉亲臣殉国,一门忠孝是吾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