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河泊还乡

清凉远在南海隅,青鸟衔寄云中书。

开缄忍见数行字,阿母手封双泪珠。

为言十载与儿别,复报若翁今永决。

五月儿从阙下还,怅望南云寸心折。

水有行舟陆有马,无复升堂拜郎罢。

七月秋风起布帆,儿归笑指青山下。

儿今无所愿,愿母寿且康。

上堂进荔枝,下堂食槟榔。

槟榔可餐荔可擘,玉立亭亭儿在侧。

更种长松当墓前,慈乌结巢年复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儿子归乡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母子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首句“清凉远在南海隅,青鸟衔寄云中书”,以南海的清凉和青鸟传递的云中书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预示着远方的思念与期待。

“开缄忍见数行字,阿母手封双泪珠”描绘了母亲收到儿子书信时的情景,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的思念与不舍,泪水不仅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也寄托了对儿子平安归来的期盼。

接下来,“为言十载与儿别,复报若翁今永决”两句,揭示了儿子离家多年,如今却传来父亲去世的消息,这无疑给母亲带来了更大的悲痛和失落感。

“五月儿从阙下还,怅望南云寸心折”描述了儿子归乡的场景,母亲心中充满了对儿子归途的担忧和对未来的哀伤。

“水有行舟陆有马,无复升堂拜郎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不再能亲自登门拜访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儿子可能将要离开,再次踏上旅程。

“七月秋风起布帆,儿归笑指青山下”描绘了儿子归乡后的情景,虽然心中有不舍,但母亲依然为儿子的归来感到欣慰。

最后,“儿今无所愿,愿母寿且康。上堂进荔枝,下堂食槟榔。槟榔可餐荔可擘,玉立亭亭儿在侧。更种长松当墓前,慈乌结巢年复年”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最朴素的愿望——希望他健康长寿,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母亲陪伴。同时,诗人也寄托了对未来岁月的想象,希望儿子能像长松一样坚韧不拔,慈乌能年复一年地在墓前筑巢,象征着家族的传承和永恒的亲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母子之间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岐山图

朝望岐山云,夕望岐山云。

岐山不可见但见,非烟非雾青氤氲。

上清真人好奇古,有山不待夸娥负。

缩地回天顷刻间,蓬莱移得金鳌股。

吾闻留侯从赤松,功成归老山之中。

千年复见好孙子,出宰况近仙人宫。

仙人啸歌碧云里,采掇金芝餐玉髓。

也知吏隐亦清流,两年只饮芗溪水。

只今见画如见山,安得置我灵台间。

日日凭高望云气,会待岐阳鸣凤还。

形式: 古风

杀虎歌赠叶将军

朝射虎,夕射虎,吹鸣笳喧叠鼓去。

年田禾,不得收,牛羊不敢放垄头。

今年禾黍满郊野,猛虎无声山月秋。

白发老翁卧茅屋,教儿卖剑买黄犊。

到城明日谢将军,更向辕门分虎肉。

形式: 古风

渔隐

青青蒲叶短,临平湖水满。

袅袅柳丝长,当门系野航。

野航稳于马,坐钓青山下。

鱼我两相忘,无人知钓者。

百年天地一渔蓑,流水桃花意若何。

得鱼换酒篷下醉,自诵一曲沧浪歌。

太公钓西周,严光钓东汉。

古来豪杰人,出处关治乱。

形式: 古风

题山居夏夜读书图

素月兮流天,松风兮奏弦。

澄夜气兮泠然,寓吾情兮简编。

探羲图兮画前,游吾神兮太古之先。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