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咏红豆

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莫是珊瑚。

零乱敲残石家树,记得南中旧事。

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素手摘新雨。

延伫,碧云暮。休逗入茜裙,欲寻无处,唱歌归去。

先向绿窗饲鹦鹉,惆怅檀郎终远。

待寄与,相思犹阻。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

形式: 词牌: 暗香

鉴赏

这首清代朱彝尊的《暗香·咏红豆》是一首细腻描绘红豆(红豆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爱情)的词作。词中通过“凝珠吹黍”、“早梅乍萼”、“新桐初乳”的意象,展现出早春清新而微妙的气氛,暗示了红豆的生长季节和其独特的美丽。"莫是珊瑚"则以珊瑚比喻红豆的鲜艳色彩。

“零乱敲残石家树”描绘了红豆掉落的情景,唤起对往昔南方生活的回忆。“金齿屐”、“小鬟蛮语”和“树底盈盈”,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江南水乡画面,女子轻盈地采摘红豆,增添了一份柔情。

“素手摘新雨”、“碧云暮”和“唱歌归去”描绘了女子在暮色中独自摘红豆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期待。“休逗入茜裙”表达了对红豆被误入红衣的担忧,暗示了情感的微妙变化。

“先向绿窗饲鹦鹉”转而写到女子喂养鹦鹉,寄托思念之情,而“檀郎终远”则表达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挂念。最后,“待寄与,相思犹阻”揭示了无法传递相思之苦的无奈,以及“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这一细节,形象地刻画了女子在深夜独自数红豆,借以排遣愁绪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红豆为媒介,展现了女子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捲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最难禁,倚遍雕栏,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

紫玉烟沈,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春风袅娜.游丝

倩东君著力,系住韶华,穿小径,漾晴沙。

正阴云笼日,难寻野马,轻飏染草,细绾秋蛇。

燕蹴还低,莺衔忽溜,惹却黄须无数花。

纵许悠扬度朱户,终愁人影隔窗纱。

惆怅谢娘池阁,湘帘乍捲,凝斜盼,近拂檐牙。

疏篱罥,短垣遮,微风别院,明月谁家。

红袖招时,偏随罗扇,玉鞭袅处,又逐香车。

休憎轻薄,笑多情似我,春心不定,飞梦天涯。

形式: 词牌: 春风袅娜

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形式: 词牌: 桂殿秋

满江红.吴大帝庙

王座苔衣,拜遗像紫髯如乍。

想当日周郎陆弟,一时声价。乞食肯从张子布?

举杯但属甘兴霸。看寻常谈笑敌曹刘,分区夏。

南北限,长江跨。楼橹动,降旗诈。

欢六朝割据,从来谁亚?

原庙尚存龙虎地,春秋未辍鸡豚社。

剩山围衰草女墙空,寒潮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