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寄咏落花十首》中的第五首,以书品为题,通过对古代文人书房中物品的描绘,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文人风雅生活的赞美。首句“下帷空闭仲舒园”暗示书房的静谧与主人的专注,如同董仲舒的学问之园,深藏不露。
“入幔偏依写韵轩”进一步描绘书房内的布局,写韵轩可能是指一个专门用于书法或文学创作的空间,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硬拓云麾蝉翅薄”形容纸张质地轻薄,如蝉翼般透明,适合书写挥毫。
“偷临天马袅蹄翻”借天马的形象,比喻笔势流畅,如天马行空,笔触灵动。“回波斜展侵飞白”则描绘了墨水在纸上流淌,形成美丽的纹理,仿佛波纹扩散,与纸张的白色相互映衬。
“钗脚低垂带漏痕”一句,将笔触比作女子的钗脚,细腻而精致,暗示了书写的细致入微,甚至能捕捉到墨水滴落的痕迹。“闪霍纤腰频敛锷”运用拟人手法,形容笔尖轻盈地舞动,如同女子纤细的腰肢收放自如。
最后,“祇应浑脱学公孙”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极高评价,认为这种技艺达到了公孙大娘舞剑般的浑然天成,无迹可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书房主人高超的书艺和文人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