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七)

德山棒,临济喝,寸刃未施先败阙。

丛林尽谓是上机,明眼衲僧也大屈。

形式: 偈颂

翻译

德山禅师的棒法,临济大师的呵斥,还未施展就已显得无力
丛林中的人都认为他们是高人,但真正有见地的高僧对此感到委屈

注释

德山棒:德山宣鉴禅师以棒法著名,象征严厉的教诲。
临济喝:临济义玄禅师以呵斥的方式引导弟子,象征直接而有力的启发。
败阙:无力或无法应对。
丛林:佛教术语,指僧侣聚集的地方,这里代指禅宗界。
上机:高超的技艺或佛法境界。
明眼衲僧:有深刻见解和修行的僧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空所作的颂古诗,以禅宗公案的形式表达禅意。"德山棒,临济喝"指的是两位著名禅师德山宣鉴和临济义玄的教化方式,棒喝并举,以激发弟子们的悟性。"寸刃未施先败阙"暗喻禅道高深,还未正式开示,对方就已经心生领悟,感到不足。

"丛林尽谓是上机"描绘了禅林中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高妙,但"明眼衲僧也大屈"则揭示了一个明白事理的高僧对这种表面的赞誉也会感到委屈,因为真正的悟道超越了形式和他人的评价。这句诗体现了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表达了禅宗修行中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内在体验与直指人心的教诲精髓。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十七)

咄哉王老师,赤穷身也卖。

吃些油糍归,至今被人怪。

形式: 偈颂 押[卦]韵

颂古(其二)

马师瞎却亮师眼,一入西山更不返。

我有二十二藤条,寄与山中这担板。

形式: 偈颂

颂古(其四)

说似一物则不中,个是南岳让和尚。

东山早曾与么来,带累同行俱吃棒。

形式: 偈颂 押[漾]韵

颂古(其二十一)

戳瞎大地众生眼,夺其一切资生物。

尽情推入大火坑,听从阿耨池中出。

然后为念普安慰真言,唵摩尼佛㖃屈聿。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