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磴插青云,禅宫入渺冥。
归云侵客座,流水乱松声。
天近月逾白,竹多山更青。
从来丘壑志,不独付孙登。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禅宫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隐逸求真的心境。
"石磴插青云"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石阶蜿蜒而上,似乎要接天入云,表现了一种向往高远之情。紧接着"禅宫入渺冥",禅宫隐藏于迷雾之中,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归云侵客座"和"流水乱松声"两句,以动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象,云雾飘逸,好像随时都能笼罩住诗人的坐处;而流水与松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天近月逾白"和"竹多山更青"两句,则是对夜景的描绘。月亮洁白,似乎与天空相接,给人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感慨;而竹子繁茂,山色愈发浓郁,增添了一份生机。
最后"从来丘壑志,不独付孙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归宿之意。丘壑即是山水的意思,而"不独付孙登"则是说这种情怀并不只属于古代的隐者孙登,暗示诗人自己也有同样的志趣。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不详
丘壑情无尽,田园兴有馀。
何当厌泽国,不奈忆君庐。
庭户草应长,江山木已疏。
何时整归棹,八月洞庭湖。
当时鸡犬皆霄汉,自是刘郎不得仙。
思与诸公论人物,试凭清议赋招魂。
与道弥新世转疏,老心恢廓学如初。
妄缘纷扰随时过,云物何曾碍碧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