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曾好吟咏,意欲追前贤。
譬诸春林鸟,逢时响自喧。
一自好经训,吟事几弃捐。
登高虽有情,久涸如枯泉。
况经离乱后,行止久知天。
皂帽想幼安,瓜庐慕焦先。
济世苟无权,素履当自全。
身隐焉用文,废书且高眠。
这首诗《述怀》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热爱吟咏、追求前贤风范的回忆,以及后来因专注于经典训导而几乎放弃吟咏的心路历程。诗中以“春林鸟”为喻,生动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变化。
诗的开头提到诗人曾经喜爱吟咏,意图追随古代诗人的足迹,如同春天树林中的鸟儿,在合适的时候自然鸣叫得更加欢快。然而,随着对经典训导的深入学习,吟咏之事似乎被暂时搁置,如同干涸的泉水失去了活力。这反映了诗人从追求艺术表达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接着,诗人反思了自己在经历战乱之后的生活状态,认识到自己的行动和命运都应顺应天意。他以宋代词人辛弃疾(幼安)和东汉隐士焦先为榜样,表达了对济世救民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个人力量有限,应当坚守本心,保持纯洁的品行。诗人在最后强调,即使身居隐逸之境,也不必过分依赖文辞,有时放下书卷,静心休息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不详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豺狼迹已远,狐狸当道嗥。
坚城藉为窟,摩牙日流膏。
意气无一世,谓可日贪饕。
一朝挂密网,众口快嚣嚣。
始知驺虞仁,性不逐腥臊。
天亦怜其情,陷井不遣遭。
有客奉一书,开缄眼忽明。
举世重干禄,所争惟利名。
谁能志名山,勋业事管城。
尹君磊落人,文章拟权衡。
意专闵遗佚,蔼然有馀情。
三复序例言,令我心益倾。
何时棹孤舟,握手话平生。
大江鲈鱼鲙,秋风莼菜羹。
剧谈资杯酒,斗落气纵横。
绝好窗前月,清光向客来。
友添惟对影,心死已成灰。
善价看时辈,虚藏愧不才。
此身何所用,且即隐蒿莱。
寒意几欲雪,推窗月复来。
自怜无用木,共笑不燃灰。
济世知非分,成名羡有才。
且归颜氏巷,三径没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