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五鸣鸡》由清代诗人陈绳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鸡鸣之景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标标引嗉自呼名”,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鸡群中一只鸡引颈伸长,发出清脆的叫声,仿佛在自我命名,展现出鸡群中个体的独特性与活力。
次句“太极平分似绘成”,运用了太极图的意象,比喻鸡鸣之声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平衡,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表达了自然界中和谐统一的美学理念。
第三句“二十五声随漏滴”,描述了鸡鸣之声与时间的微妙联系,鸡鸣二十五声,仿佛是随着滴漏的节奏而响起,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性。
最后一句“底须侵晓候鸡鸣”,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鸡鸣早起的感慨,似乎在说,鸡鸣并非为了等待天亮,而是自然界的规律使然,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律动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鸡鸣这一日常景象赋予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自然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