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脩竹盈门,寒泉迸石。此老何为,居之终日。
泉知说法,竹亦能禅。洞山五位,临济三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隐居画面,以"脩竹"和"寒泉"作为主要意象,展现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高洁。"盈门"的修竹象征着君子的节操,而"迸石"的寒泉则寓意着生活的清苦与坚韧。诗人自问为何选择这样的生活,整日居住于此,暗示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泉知说法"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泉水智慧,暗示它能洗涤心灵,传达佛法的教诲;"竹亦能禅"则进一步强调竹子也能领悟禅意,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最后两句"洞山五位,临济三玄"则是借用了佛教禅宗的典故,表明诗人深谙禅宗的修行境界,洞山和临济都是禅宗大师,五位和三玄则是他们的教法精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禅宗理念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禅修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禅僧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不详
老僧头风,一月两发。见粥便呕,见饭便哕。
死又不死,活又不活。使他诸人,冷地忙杀。
观音势至,候饥候渴。文殊普贤,左提右掇。
才方起来,便翻著袜。不问是非,乃棒乃喝。
呵呵云门,君子可入。
万行不修,僧祇不历。千佛数中,位居第一。
丈二钢钉,八尺铁橛。插在眼中,犹自不瞥。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拟议不来,休休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