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所作的《送刘师韩归云中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送别为主题,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客里那堪送客行,迢迢烟水指归程”,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场景和氛围。诗人身处他乡,本已不易,再加之送别友人,更添了几分凄凉与不舍。这里的“烟水”不仅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也隐喻了离别后友人旅途的遥远与艰难。
颔联“子规催促浑无赖,秋雨留连却有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子规鸟的啼叫和秋雨的绵延赋予了情感色彩。子规鸟的叫声在诗人心中显得有些烦扰,而秋雨的连绵则似乎在挽留友人,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既渴望友人早日归家,又舍不得分别的矛盾心情。
颈联“此日短亭轻折柳,何时长路重班荆”,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情景。短亭边轻折柳枝,象征着离别的仪式,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再次相聚,共叙旧情。
尾联“著鞭稳上青云去,莫惜因风蚤寄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希望友人能够稳稳地踏上仕途之路,追求高远的目标,并且不要忘记在成功之时回信报平安。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谊的深厚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