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之津兮已濡,幽兰之草兮亦舒。

又闻珩璧之独照,不见掌上之明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歌》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吴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玉山之津兮已濡”,以玉山的溪流为背景,描绘出一片湿润清新的景象,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与湿润。接着,“幽兰之草兮亦舒”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幽静的兰花,它们在湿润的环境中绽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随后,“又闻珩璧之独照”一句,转而描述了一种更为珍贵和独特的美——如同珍宝般的光芒独自照亮着世界。这里的“珩璧”可能象征着某种珍贵的宝石或美好的品质,强调了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然而,紧接着的“不见掌上之明珠”一句,却以一种略带遗憾的口吻,表达了对这种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美好事物易逝、难以完全拥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歌》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美好事物的描绘,以及对它们难以完全把握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2)

吴均(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 字:叔庠
  • 籍贯: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 生卒年:469年—520年

相关古诗词

秋风泷白水,雁足印黄沙。

形式: 押[麻]韵

剑骑诗

剑是两蛟龙。

形式: 押[冬]韵

答吴均诗三首(其一)

明灯照暗室,边韶对赵壹。

但酌中山酒,唯甘江浦橘。

风动云人箕,雨至月离毕。

王丹赠不拜,是我相知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答吴均诗三首(其二)

惊凫起北海,仪凤飞上林。

骞低不同翼,欢楚亦殊音。

曀曀夕云起,落落晓星沈。

李陵报苏武,但令知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