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王邦畿所作的《酬欧阳三一较先府君遗草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友人寄来的遗作时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片云留雨色”,以片云比喻友人的作品,暗示作品如同云中的雨点,虽小却能留下深刻的痕迹。接着“夜半作江声”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江水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文定当年价,书传后世名”两句,表达了对友人作品价值的认可和对其名声流传千古的期待。这里的“文定”既指友人的作品被定为经典,也暗含了对友人生前成就的肯定。
“庭闻诗礼训,交见死生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诗礼训”和“死生情”两个词组,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在庭院中聆听的不仅是诗礼的教诲,更是对生死离别的深刻理解。
最后,“寂寞对明烛,悄然风暗生”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深沉的画面。在明亮的烛光下,诗人独自面对,周围似乎只有悄然生起的暗风相伴。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暗示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遗作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生命、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