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倦夜》由明代诗人谢晋所作,描绘了作者在异乡年末时分,面对雨雪笼罩荒郊的凄凉景象,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
首联“客边将岁暮,雨雪暗荒郊。”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身处他乡,又正值年末,四周被雨雪覆盖,一片昏暗,荒郊显得格外寂寥。这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寒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颔联“夜冷衾成铁,风狂屋卷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夜晚的寒冷使得被褥如同冰冷的铁块,难以温暖身体;狂风肆虐,甚至将屋顶的茅草卷起,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诗人内心的无助与不安。
颈联“愁肠萦九曲,漏鼓听三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愁绪如同盘绕的九曲河流,在胸中翻腾不息;深夜的钟声三次响起,每一次都让诗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与忧愁。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尾联“自念身多病,经年绝故交。”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现状——不仅身体多病,还多年未见老友。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反映了人情淡薄的社会现象,加深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整体而言,《倦夜》通过对异乡年末凄凉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孤独、哀愁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