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闻砧

八月九月秋气高,长林落木风萧萧。

白苧秋深不堪著,轻寒欲试新剪刀。

城头霜飞露华湿,城下寒蛩啼更急。

当户谁家捣练声,风高不碍重城入。

千杵万杵声未停,已知力倦心怦怦。

天清月冷几人语,塞北江南今夜情。

不怨捣衣寒苦早,惟愿著衣人不老。

万里归来未有期,昨日官家颁絮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夜月闻砧》由明代诗人刘珝所作,描绘了秋夜月色中,捣衣声声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开篇“八月九月秋气高,长林落木风萧萧”,以秋日的高远和落叶的萧瑟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接着“白苧秋深不堪著,轻寒欲试新剪刀”两句,通过衣物的更换与季节的更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城头霜飞露华湿,城下寒蛩啼更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霜露湿透了城墙,寒蛩的叫声更加凄厉,营造出一种深夜的孤寂与寒冷。紧接着“当户谁家捣练声,风高不碍重城入”则将视线转向了家庭生活,捣衣声在风高的夜晚依然清晰可闻,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城墙,传递着家的温暖与思念。

“千杵万杵声未停,已知力倦心怦怦”表现了捣衣人的辛劳与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人的牵挂。最后“天清月冷几人语,塞北江南今夜情”将思绪拉向更广阔的时空,无论是身处塞北还是江南,此刻都共同沉浸在这一夜的月色与捣衣声中,情感共鸣。

“不怨捣衣寒苦早,惟愿著衣人不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不抱怨,而是希望家人能够健康长寿。最后一句“万里归来未有期,昨日官家颁絮袄”则透露出诗人可能身在异乡,渴望早日归家的心情,以及对官府发放衣物的感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深沉,以及对家的深深眷恋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8)

刘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赏桂

秋风瑟瑟天宇清,三五良宵秋气平。

嫦娥捧出玉台镜,山河大地增光明。

广寒彷佛开宫殿,桂影团团月中见。

霓裳一曲声珊珊,疑是瑶池启华宴。

银蟾散彩流霞觞,金粟万斛来天香。

清景邀人不成寐,诗成月落参低昂。

吁嗟仙种自开辟,分付嫦娥好培植。

莫遣吴刚得浪侵,留取清芬播无极。

形式: 古风

松径秋声

紫苔绕径尘无迹,郁郁高松挺秋碧。

金气正骄风满林,浑如万壑波涛激。

又如晓日蛟龙吟,翠云荡漾江中心。

倏忽风微更堪听,冰弦操出重华音。

蓬莱宫阙五云渺,鸣鹤寥寥动琼岛。

鸾舆时作灵台游,应喜秋光在林杪。

风停声歇天宇清,政成刑措当升平。

玉署小臣拜恩诏,作诗愧比欧阳生。

形式: 古风

芝岭春云为杨维新赋

醉把仙芝看,商岩采处频。

翠茎犹带露,紫盖不沾尘。

岂是充饥物,端为上寿珍。

玳筵云不散,共祝百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国子丞侯丕先生父

见说遗庵老,常年卧白云。

诗吟长短句,书阅古今文。

遗行人间重,褒章陇上焚。

桥门有贤嗣,师道续河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