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朱德润所作的《葺旧庐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先人的追忆与敬仰,以及自己在历经忧患后,选择回归简朴生活的态度。
首句“先人昔处世,行义如鲁黔”,诗人以“鲁黔”比喻先人的高尚品德,表达了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接着,“衰年当薄俗,历此忧患深”两句,诗人自述在晚年面对世俗的浅薄,经历了深深的忧患,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敝庐隔风雨,高歌忘古今”描绘了诗人居住在简陋的屋舍中,虽经风雨,却能高声歌唱,忘记古今,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蔬食乐晨夕,得殽良盍簪”则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之乐的追求,即使餐桌上只有蔬菜,也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与朋友相聚共食,也是一种难得的欢愉。
“床头置周易,牖下莓苔侵”两句,通过摆放《周易》和莓苔生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临云析疑义,言论众所钦”则表明诗人不仅深谙古籍,还能深入思考,言辞受到众人的钦佩。
最后,“皇天不少假,悲风起长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仿佛苍天不给予他多少宽恕,而悲凉的风吹过茂密的树林,象征着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先人的缅怀,也有对生活的感悟,还有对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