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六)

野岸营茅屋,修篁出短篱。

纸窗迎暖日,石砚结冰凘。

种菊陶元亮,栽松杜拾遗。

田园已芜没,飘泊竟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野外岸边搭建的简陋茅屋,旁边生长着修长的竹子,它们从短篱中探出头来,生机勃勃。室内窗户采用薄纸,迎接温暖的阳光,石砚上结着冰晶,透露出冬日的寒冷。诗人还借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如陶渊明种菊、杜甫栽松,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怀念。然而,面对田园的荒废,诗人不禁发出疑问,自己的归宿究竟在何方?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失落。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七)

九酝闻新熟,三杯且自娱。

已能开杜室,宁复论兵厨。

浮蚁盈春瓮,流霞注鲁壶。

醉来聊欲寐,不觉日还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杂诗(其八)

通宵风雨急,瓮牖晓光催。

冷枕惊残梦,寒炉聚宿灰。

作文无处卖,觅句有时来。

疏懒忘巾栉,柴门且未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杂诗(其九)

岁晏多风雨,寒云晓更浓。

晚菘长乍剪,香稻细新舂。

路远思行客,年荒叹老农。

秖园人不到,惟听饭时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杂诗(其十)

汲汲谋三径,区区卜一廛。

艰难归旧隐,荏苒叹流年。

欲设维摩榻,重寻子敬毡。

飘零来海角,华发已盈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