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简夫游南岩

古寺因山半翠微,跻攀危蹬上云扉。

祇应秀色随秋吹,还似红尘染客衣。

子贱鸣弦方暇逸,渊明解绶已来归。

吾侪幸得陪清览,相与优游养道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韦骧与友人简夫一同游览南岩古寺的情景。首句“古寺因山半翠微”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古寺依山而建,周围环绕着一片苍翠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跻攀危蹬上云扉”一句,通过描述攀登险峻石阶的过程,营造出一种探险的刺激感,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挑战。

“祇应秀色随秋吹,还似红尘染客衣。”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自然界的美景,秋风中飘落的秀美景色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则以“红尘”比喻世俗的纷扰,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句通过“染客衣”这一细节,形象地表达了自然之美对人的影响,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接下来,“子贱鸣弦方暇逸,渊明解绶已来归。”这两句引用了孔子弟子子贱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故事,前者以琴声表达内心的悠闲自在,后者则以辞官归隐象征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享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吾侪幸得陪清览,相与优游养道肥。”诗人以第一人称自述,表达了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并强调了在自然美景中修养身心的重要性。“养道肥”一词,既指身体的滋养,也暗含了精神层面的提升,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内外兼修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修养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又和见招鼓山游

气凉天淡正时秋,野兴山情猝未休。

承召驩于凫藻甚,但忧尘迹累清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又和閒居

雨馀秋气逼幽斋,时动新篇雅奏谐。

不是溪山清耳目,自缘冰雪满襟怀。

荣名疣赘心都弃,世事毫毛力已排。

唯有鉴湖风月近,贺公前迹可为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和扑满

一等出钧陶,唯便儿女曹。

诲悭材甚小,扑满祸难逃。

所忌同敧器,为忧在错刀。

物微诚谕远,招损警贪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处道丈之台任民掾

词曹新调补,术学久坚完。

有位欲行志,爱民无小官。

脂车乘短日,山国动微寒。

即听佳声满,贤劳岂或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