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与重返的场景,充满了对往昔的回忆和现实的比喻。开篇“马踏榆阴出汉关”一句,通过汉关这个历史上常有兵戈之地,以马蹄踏响而出的榆阴,营造了一种恢宏与动荡的情景,暗示着官员的离去和归来皆不平凡。紧接着“邦人欣见锦衣还”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官员回归的喜悦之情,锦衣象征着官员的身份与荣耀。
接下来的“东川却指旧游处,北阙犹萦旅梦间”两句,则是官员对于往昔游历之地的追忆。东川和北阙都是历史上的名胜之地,这里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旧游处 " 和 " 旅梦间 " 显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梦境交织。
下片“神女断云低楚峡,子规啼月惨巴山”中,“神女断云低楚峡”形象鲜明,神女不见,但其影响力仍在,楚峡之高远和神秘被巧妙地描绘出来。而“子规啼月惨巴山”则通过子规(即夜行的乌鸦)的啼叫与月亮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
最后两句“知君利刃曾磨试,囹圄应从到日閒”表达了诗人对郑无欲官员的期许和期待。" 利刃 " 比喻为政之刀锐," 磨试 " 则是考验与历练,而" 囹圄 "(监牢)则暗示着官场中的坎坷和险难。这两句诗强调了郑无欲在未来的仕途中要不断磨砺自我,以迎接更大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官员情感的抒写,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又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