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声殷巨雷光喷雪,一径划然苍崖裂。
悬溜陡落船溯流,倒吹更兼朔风烈。
三闸险如十八滩,惠济尤比上滩难。
百夫绞挽凭长缆,辘轳失转心胆寒。
我行到闸值薄暮,狂飙愈助奔涛怒。
石燕高飞雨欲来,榜人齐唱《公无渡》。
亟欲过此翻游移,粮艘亦复行迟迟。
未柔变刚由搏激,凶猛如虚与委蛇。
闸畔维舟永今夕,人静无声依峭壁。
伏枕俨闻过千军,急湍不知添几尺。
忽喜浪息朝暾晴,下游版闭自在行。
入坎出坎祇俄顷,化险有术惟持平。
这首清代诗人沈兆沄的《惠济闸》描绘了船只通过险峻的惠济闸时的情景。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展现了闸水声势浩大,如同雷鸣雪崩,崖壁陡峭,水流湍急,仿佛十八滩般险恶。人力绞挽船只,缆绳牵动人心,傍晚时分狂风暴雨加剧了危险,众人齐唱《公无渡》,表达出对渡河的畏惧。
诗人描述了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船只在浪涛中由险变易,犹如石燕展翅,风雨过后,朝日初升,闸门开启,船只顺流而下,先前的险阻瞬间化解。诗人借此寓言,表达了世间化险为夷的道理,即平稳的心态和恰当的应对策略是度过困难的关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动态感和哲理意味。
不详
平原风急卷轻烟,落日光寒雪霁天。
老树槎丫垂木稼,童山层叠接梯田。
神祠旧识曾三宿,客路重经又五年。
差喜宵来无候吏,间搜坏壁录诗篇。
不到禅林历八年,重游春暖雨余天。
万松夹道连空翠,一水通厨引槛泉。
携友已非前度客,寻僧又结后来缘。
浮踪笑我频南北,绝少游山祇泛船。
鳞比方田旧赐庄,劫余幽径未全荒。
山光拂槛含朝爽,塔影凌空淡夕阳。
檐卜花开无俗韵,伊蒲馔设有余香。
归途十里沿钟阜,还访参军旧草堂。
弦歌出草堂,人静郑公乡。
流水菊三径,疏窗山一房。
书含蕉叶绿,茶浥豆花香。
随意清谈久,林深易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