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

魏宫之废知几春,其间万事成埃尘。

唯有昭阳殿瓦不可坏,埋没旷野迷荒榛。

陶甄之法世莫得,但贵美璞踰方珉。

数百年来取为砚,墨光烂发波成轮。

求之日盛得日少,片材无异圭璧珍。

巧工近岁知众宝,杂以假伪规钱缗。

头方面凸槩难别,千百未有三二真。

我来本邦责邺令,朝搜暮索劳精神。

遗基坏地遍坑窟,始获一瓦全元淳。

藓斑著骨尚乾翠,夜雨点渍痕如新。

当时此复近檐溜,即以篆字花其唇。

磨砻累日喜成就,要完旧质知无伦。

吾才寡陋不足称,思与好古能文人。

好古能文今者谁,武宁秘书章表民。

无诗尚欲两手付,何况大雅之奏闻铿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琦所作,名为《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韩琦在诗中描绘了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与追求,以及对古物价值的深刻理解。

诗中首先提到“魏宫之废知几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接着,“其间万事成埃尘”一句,表达了历史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只有昭阳殿的瓦片依然存在,象征着历史的见证。通过“唯有昭阳殿瓦不可坏”这一句,诗人强调了古物的坚韧与不朽。

“陶甄之法世莫得,但贵美璞踰方珉”则表达了对古代工艺技术的赞美,认为这些技术难以复制,而美玉的价值超越了普通的石头。接下来,“数百年来取为砚,墨光烂发波成轮”描述了古瓦被用来制作砚台的过程,强调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实用性。

“求之日盛得日少,片材无异圭璧珍”表明了古物的稀有性和珍贵性,即使是一小块瓦片也如同珍贵的宝石。随后,“巧工近岁知众宝,杂以假伪规钱缗”指出现代仿制品的泛滥,使得真正的古物更加难得。

“头方面凸槩难别,千百未有三二真”强调了鉴别古物的困难,即使在众多仿品中也很难找到真正的古物。最后,“我来本邦责邺令,朝搜暮索劳精神”表达了诗人亲自寻找古物的决心和努力。

“遗基坏地遍坑窟,始获一瓦全元淳”描述了在废墟中寻找古物的艰辛过程,最终找到了一块完整的瓦片。诗人对这块瓦片的描述——“藓斑著骨尚乾翠,夜雨点渍痕如新”——展现了其历经岁月仍保持的美丽与生命力。

“当时此复近檐溜,即以篆字花其唇”说明了瓦片上的篆字装饰,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诗人通过“磨砻累日喜成就,要完旧质知无伦”表达了对修复古物的喜悦,认为这不仅保存了历史,也是对传统技艺的尊重。

最后,“吾才寡陋不足称,思与好古能文人。好古能文今者谁,武宁秘书章表民。无诗尚欲两手付,何况大雅之奏闻铿纯”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懂得欣赏和研究古物的人的敬意,并期待能与他们交流,共同传承和发扬古人的智慧与艺术。

整首诗通过对古物的赞美和对寻找古物过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和保护意识。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答陈舜俞推官惠诗求全瓦古砚

邺宫废瓦埋荒草,取之为砚成坚好。

求者如麻几百年,宜乎今日难搜讨。

吾邦匠巧世其业,能辨环奇幼而老。

随材就器固不遗,大则梁栋细棼橑。

必须完者始称珍,何殊巨海寻三岛。

荆人之璧尚有瑕,夏后之璜岂无考。

况乎此物出坏陶,千耕万斸常翻搅。

吾今所得不专全,秘若英瑶藉文缫。

君诗苦择未如意,持赠只虞咍绝倒。

君不见镇圭尺二瑁四寸,大小虽异皆君宝。

形式: 古风

观胡九龄员外画牛

丹青之笔夺造化,能者几何登品录。

蛟龙狞恶鬼神怒,更工不接时人目。

有形之物至者稀,是否难欺众所瞩。

绛台胡掾文章外,偏向画牛其好酷。

海内驰名三十年,得者珍藏过金玉。

老来才始著青衫,养亲不及朝家禄。

前日野服忽相过,云访恩知走京毂。

微风入指未能画,示我蜡本数十幅。

采摭诸家百馀状,毫端古意多含蓄。

斗者取力全在角,卧者称身全在腹。

立身髣髴精神慢,背者分数头项促。

行者动作皆得群,乳者顾视真怜犊。

当流泅戏益自在,欲渡或疑犹蓄缩。

从容饮齧得天真,荷鞭时有童儿牧。

或横一笛坐牛角,便是无声太平曲。

江天雨云易溟濛,风势掀号摧古木。

攲斜蓑笠趁牛归,萧疏暮景烟村宿。

奇哉胡掾老笔不可到,戴叟重生须死伏。

吾观诸牛之态虽尽妙,尚有所遗思未熟。

牛于生民功最大,不画牛功牛亦辱。

胡君胡君听我言,别选轻绡成巨轴。

写出区区耒耜勤,贵知天下由吾方食足。

形式: 古风

中秋对月送姚辟教授南归

去岁中秋安帅并,今岁中秋病守相。

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

相台此夜天如水,露压凉风秋气王。

有客轩然襟义高,直自睢阳来一访。

相与僚贤共兹赏,坐看玉轮从海上。

皓色疑专白帝权,晴舒万宇俱澄旷。

斜汉昭回列纬繁,收缩精神乌敢放。

有如大臣得时用,上化恢宣贤业畅。

千官戢伏任施设,默默坏陶从巧匠。

金波渐转落金樽,酒色映空寒动荡。

一宵清景换尘寰,自得诗人难拟状。

时挥大白目婵娟,意入杳冥搜绝唱。

勿嗤幽圃陋吾邦,吾乐不知昆与阆。

人生聚散固难必,明年此会知何向。

相逢对月复开怀,诗笔斗豪杯斗量。

不然千里起相思,百尺楼高同一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喜雪

至和乙未夏,二麦死大旱。

秋田不下种,熬然六月半。

天意忽垂恻,滂泽遂瀰漫。

九谷饱甘滋,时若被溉灌。

一变大有年,农籍脱逋窜。

既丰复不雨,累月病乾暵。

骄阳发仲冬,温气袭闾闬。

敛输诚无艰,瘥疠恐莫逭。

何期日至前,风怒阴不散。

吹开六出花,空际自凌乱。

徐徐失埃氛,稍稍重枝干。

移时平瓦陇,逮夕没田畔。

虽下不及尺,近岁亦稀看。

瑞谍宜首书,他物乌足冠。

始寤天之神,俾下不可算。

小民徒怨咨,一顾回屯难。

君子当信天,夷险存大观。

惠奸岂固然,福善终冥判。

吾喜开吾樽,对客共欢叹。

一病久诫饮,当席由吾断。

引满且酣歌,轻凛谈间捍。

未必不因此,反得摅吾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