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忆昔曾游地,于今有几家。

湿云缠戍鼓,高柳聚城鸦。

玄鹤去无迹,绿芜愁更赊。

盈盈江上月,何处照琼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句“忆昔曾游地”,诗人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引出对扬州往日辉煌的怀念。接着,“于今有几家”一句,转折点明今日的扬州已寥落不堪,只有零星几户人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扬州由盛转衰的命运。

“湿云缠戍鼓,高柳聚城鸦”描绘了一幅阴沉的画面,湿云缠绕着边防的鼓声,高大的柳树聚集着城中的乌鸦,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沉寂。

“玄鹤去无迹,绿芜愁更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玄鹤飞走后,再也没有踪迹可寻,绿草丛生,愁绪却越来越深。这里以鹤的离去象征着人才的流失,绿芜则代表了荒废的土地,两者共同表达了对扬州昔日繁荣不再的深深感慨。

最后,“盈盈江上月,何处照琼花”以月光下的江面和琼花为背景,虽然表面看起来宁静美好,但实际上蕴含着对扬州繁华不再的无奈和惋惜。月光下的江面与琼花,既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扬州往昔荣华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宿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扬州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以及诗人对这一过程的深切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淮安

薄宦游齐鲁,去乡知几千。

东流淮水急,直下楚城连。

浊浪横冲海,斜阳半在船。

我为官府系,长是涉风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洪泽屯

兵农古为一,耕战两无妨。

重在人经理,终期国富强。

服勤遵往辙,较艺得遗方。

灌溉尤多利,云山白水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泗州旴?

泗水开名郡,旴?拥大山。云林与城郭,都在画图间。

淮楚钟灵异,烟霞恣往还。

从来形胜地,造化默相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神女山

神女去云远,名山依旧存。

佩环空寂寞,岩壑阅晨昏。

云木深藏庙,淮流直到门。

无因停桂楫,和露挹兰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