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

小妇扶犁大妇耕,陇头一树有啼莺。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田野间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田园生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首句“小妇扶犁大妇耕”,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农妇劳作的画面。小妇和大妇分别负责扶犁和耕种,体现了男女分工合作的农村生活场景。这里的“小妇”和“大妇”不仅代表了不同的年龄层次,也暗示了社会角色的传承与延续,体现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秩序。

次句“陇头一树有啼莺”,将画面转向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陇头,即田埂上,一树之上,黄莺啼鸣。黄莺的啼叫为宁静的田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复苏。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和谐共生的意境。

后两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则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展现出他们对春天的感知与探索。孩子们或许还不完全理解春天的意义,但他们却能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气息,选择在游人多的地方活动,可能是为了寻找乐趣,也可能是在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也反映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劳作场景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25)

汪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亥之秋王烟客招予西田赏菊踰月苍雪师亦至今年予既卧病同游者多以事阻追叙旧约为之慨然因赋此诗

露白霜高九月天,匡床卧疾忆西田。

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

粳稻将登农父喜,茱萸遍插故人怜。

旧游多病难重省,记别苍公又二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飞花行赠马衢州

山上风花山下飞,花飞欲尽山翁归。

归迟亦自忘形迹,但觉满地红依依。

馀花更惜随溪去,溪上游人山下路。

恋家渔父断来踪,避难刘郎记前度。

花开花落春风前,我昔与翁同少年。

祗今鹤去但华表,何处鸟啼悲杜鹃。

游人自游春日暮,从翁问花花不语。

且当向花日日醉,醉倒花前学花舞。

形式: 古风

送砥平石过天竺兼简邓善之

闻说西湖也自怜,君行更是早春天。

六桥水暖初杨柳,三竺山深未杜鹃。

旧壁苔生寻旧刻,新岩茶熟试新泉。

城中诸友须相觅,西蜀遗儒解草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赋得潇湘曲送复上人之湖南

潇湘露白西风起,江竹斑斑澧兰紫。

神僧八月溯星河,木杯飞渡潇湘水。

潇湘两岸遥相望,仙人霞裾白霓裳。

炯炯吴丝照清浦,凤梭制锦回龙章。

翠管银笺为谁写,璚佩蠙珠烂盈把。

兰桡归来江渚空,五两悬风疾于马。

鹧鸪啼雨苍梧秋,渺渺吴云天尽头。

翠珉刻得蛟龙字,寄逐南鸿湘水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