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亲双鬓日纷纷,为客艰难不使闻。
养老只须常善饭,生儿何必总能文。
书同洛下思黄耳,心似河阳见白云。
季弟还家报兄好,归期犹恐过春分。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傅若金写给弟弟的寄语,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兄弟之情的真挚表达。诗中以“吾亲双鬓日纷纷”开篇,描绘了岁月流逝、父母老去的场景,流露出对父母年华易逝的感慨。接着,“为客艰难不使闻”一句,表达了在外漂泊的艰辛不易,诗人不愿让亲人担忧自己的生活状况。
“养老只须常善饭,生儿何必总能文”两句,既是对生活的朴素见解,也是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前者强调了健康饮食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后者则认为养育子女并不一定要追求学业上的成就,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的重视。
“书同洛下思黄耳,心似河阳见白云”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黄耳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犬,常被用来比喻传递消息的人;而“心似河阳见白云”,则是借景抒情,以白云的飘逸自由象征内心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最后,“季弟还家报兄好,归期犹恐过春分”表达了对弟弟早日归家的期待,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敏感,希望兄弟相聚的时刻能够尽快到来,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思考。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天子开朝策治安,近臣每入漏初残。
香飘紫殿回金雀,仗下彤庭度玉鸾。
御苑纵田春正乐,边城吹角夜犹酸。
腐儒未省经邦计,直道休歌《行路难》。
画戟连云甲第高,内官如雨送春醪。
贡金半铸分封印,赐锦多裁侍宴袍。
自古圣明非独治,至今材武系相遭。
文章且共安微命,廊庙由来录旧劳。
故园兄弟总相思,久客怀归屡失期。
司马却惭题柱早,东方翻恨上书迟。
都门树暗愁中见,乡国花繁别后知。
昨日南桥访春水,望云回首独多时。
天涯骨肉久离居,京国风尘鬓欲疏。
娱日强倾开岁酒,忆家频看隔年书。
路通一水花开里,门掩千峰木秀初。
便拟邀君此时发,归舟同食楚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