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得多时别,无时不念君。
池深春草雨,天远暮山云。
去雁情千里,残蝉思十分。
不知明月夜,曾复望乡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丁高林所作,名为《怀胡怡斋府教》。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未得多时别,无时不念君。”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迹,虽与亲友仅短暂分别,但心里始终挂念着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这是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厚感情的真实写照。
“池深春草雨,天远暮山云。”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池塘中的水很深,春天的草木被细雨滋润,远处的天空辽阔而又遥远,傍晚时分,山峦间漂浮着云雾。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寂寞与孤独。
“去雁情千里,残蝉思十分。” 这两句则用了比喻手法。远去的大雁带走了诗人的深情,而那几只留下的小虫子也引起了诗人对亲友的无限思念。这表明了诗人对亲友的情感之浓烈和思念之深沉。
“不知明月夜,曾复望乡枌。” 这两句中,“不知”二字表达了一种情不自禁的心境。在明亮的月光下,或许在无意识中,诗人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了远方的故土。这里的“望乡”正是对亲友和家园深切怀念的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亲友思念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深沉的情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厚谊。
不详
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
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
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
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
得趣贪山好,山翁清更癯。
琴诗立门户,姓字出江湖。
步月寻松子,锄烟补菊株。
相携多道义,谁可与同徒。
东皇太一司花命,花落花开老岁华。
天地精英无着处,今朝开到牡丹花。
千山桃李尽舆台,独有梅花是相材。
定是傅岩传得种,年年商正又花开。
红尘世界梦都迷,我正闲吟得意诗。
夜气清时天地别,梅花头上看参旗。
高阁何年结构成,朱帘捲处眼偏明。
阶前古木寒云色,涧底流泉碎石声。
山近烟岚浮几席,楼高星斗在檐楹。
我来三伏炎蒸候,便觉清风两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