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岭口仓季高兄用后村韵(其二)

灶户年年减,苛征可奈何。

给符催起火,输赋仰晴波。

民困官谁察,兄贤政必和。

虽云纲有本,久例剋除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人通过“灶户年年减”这一形象描绘,展现了因苛捐杂税而人口减少的社会现实。接着,“苛征可奈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沉重赋税的无奈与抗争。

“给符催起火”,生动地描绘了官府催促百姓生火做饭的情景,暗含着对官府强制性要求的不满。“输赋仰晴波”,则以自然界的晴雨比喻百姓对官府赋税的依赖,形象地表现了百姓生活受制于天时的无奈。

“民困官谁察”,直接揭示了官府对百姓疾苦的漠视,表达了对官员不体恤民情的批评。“兄贤政必和”,通过假设兄长贤明的政绩,反衬出当时政治环境的不公与黑暗。

最后,“虽云纲有本,久例剋除多”两句,既肯定了国家制度的存在,又指出实际执行中往往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苛政的批判和对公正政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精神。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看山丹作

簇簇团团似剪霞,雨中相对为咨嗟。

固知沾足遍宜稻,只恐淋漓解损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再和送岭口仓季高兄二首(其一)

此客熬波去,初程宿暑驱。

名家真凤穴,内厩待龙驹。

台自催征课,官惟守信符。

少留翁必召,温国要康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再和送岭口仓季高兄二首(其二)

尽职随高下,吾无问孰何。

留看烹玉雪,入对丽金波。

任大盐中举,官卑柳下和。

当涂须刮目,父执故人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得浩书自维扬至京将归矣

汝渡长江后,南来北客稀。

梦寻骑鹤处,愁对钓鱼矶。

淮仆行方半,京书报欲归。

抵家应一喜,稚女解牵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