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读书楼为曾阳白先生赋》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在风月之夜登临读书楼的情景。"丹梯尚可寻"表达了对旧日足迹的怀念,"青藜天禄阁,白雪郢中吟"则借用了典故,暗示了在清幽的环境中进行学问研究和吟咏诗歌的高雅情趣。"几席岚霏湿,轩窗露气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仿佛连书斋的桌椅都被山岚雾气浸润,窗户透出深深的露意。最后两句"琅然云水外,犹是凤鸾音"以悠扬的读书声比喻为凤鸾之鸣,寓意曾阳白先生的学识如同凤鸾般高洁,其读书之声穿透云水,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和学术氛围,表达了对曾阳白先生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