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水傍通四五池,竹亭茅榭亦相宜。
中间更著高人住,不到溪山无好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一水傍通四五池"写出了清澈流水潺潺,环绕着四个或五个相连的池塘,展现了水系的布局之美。"竹亭茅榭亦相宜"进一步描绘了周边环境,竹林与茅草小屋的搭配显得自然和谐,富有诗意。
诗人强调了这里适宜隐居的高人,"中间更著高人住",暗示了这里的宁静和文化气息,为诗人创作提供了灵感。最后,"不到溪山无好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山水景色的赞美,认为只有亲临其境,才能领略到溪山之美并激发创作出优美的诗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致和寓言式地表达诗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审美追求。
不详
年年心与雪霜期,一点寒生古树枝。
昨夜故人相问信,隔窗无月坐移时。
四灵殁后谁知己,惟有清香满旧枝。
头白山僧犹爱客,为曾亲见老师时。
日日虚廊步百回,吟边时有可人来。
西湖处士诗名世,老向孤山亦为梅。
松风相对掩重关,何止浮生半日闲。
此是仙家真境界,蓬莱犹在有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