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道中

四围山色里,径踏乱流分。

藜杖閒黄叟,松声冷绿云。

高烟双鸟没,落日一人耕。

解悟林泉意,幽光肃听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野景象。首句"四围山色里"展现了诗人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山色青翠,环境幽静。"径踏乱流分"则写出了小路蜿蜒,流水分岔,行走其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藜杖閒黄叟"聚焦在一位老者,他手持藜杖,步履悠闲,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位隐逸的老者形象。"松声冷绿云"通过松涛声和绿色的云雾,营造出一种清凉寂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高烟双鸟没"描绘了高空中鸟儿消失在袅袅炊烟中,增添了动态元素,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落日一人耕"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农夫独自耕耘的场景,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朴素与和谐。

最后两句"解悟林泉意,幽光肃听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意境的理解和感悟,他静静地聆听,感受着林泉间的幽深与宁静,心境澄明。

总的来说,这首《紫荆道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间田园图,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2)

易宗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军山晚望

拾级穷山顶,登临俯大荒。

江流日浩荡,烟树晚微茫。

栖鸟投深霭,归舟争夕阳。

振衣还一啸,余韵落高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慎邸赐诗送行恭和留别

王载王门久曳裾,草茅笔札愧相如。

击铜东阁朝分韵,剪烛西堂夜校书。

俭腹每虚前席问,菲材多负筑台居。

濒行尚订春初约,多恐疏慵赋遂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雨后西山晚发

疏雨过空山,凉风吹路乾。

草深人迹乱,春嫩马蹄寒。

万户炊烟动,一鞭云影残。

逶迤东望处,日色满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见山楼即席醉歌

空中绿云忽破碎,散作千山万山翠。

君楼在市不在山,却共诸山翠相对。

东南山势排长虹,西山一片撑鸿濛。

北山突峙倚天堑,石帆直指沧海东。

谁裁半幅吴江水,更挂高高碧窗里。

楼上仙人终日闲,坐揽江山列床几。

有时放吟还疾书,山雨江涛奔腕底。

我来偶值天晦时,槐风飒飒当轩吹。

孤城烟井出隐隐,平畴禾黍空离离。

须臾雾净四山出,恍开青眼留诗客。

天外雨峰横白波,树里一江流落日,日暮倚楼歌醉歇,主人再劝金叵萝。

海霞孤飞照衣紫,云峰斗起争嵯峨。

一峰蜿蜒黑蛟走,一峰蜷局眠苍狗。

一峰未平一峰变,此时山楼别有见。

大江之前无数山,浓蛾失影明镜寒。

何人铁笛唤山月,一声吹出苍茫间。

我呼山灵揖海若,尔汝千年何寂寞。

何不飞来共我醉,此楼楼上醉眠梦。

涉沧洲,凌五岳。五岳渺难求,沧洲复谁是。

但愿楼居不愿仙,君看山翠长如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