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二)

策名公家方,其实止求食。

一饱宁必官,吁嗟远行役。

思便自此归,辗转不能得。

事非尽由己,徒念山中石。

强歌不成欢,假□不安席。

梦醒觅娇儿,触手乃船壁。

我本窗下人,胡为异方客?

身世难尽言,去去自努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二)》,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家外出十五日后,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策名公家方,其实止求食”,点明了诗人外出的原因是为了谋生,为了家庭的生计。接着,“一饱宁必官,吁嗟远行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家乡、劳碌奔波的无奈与叹息。

“思便自此归,辗转不能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挣扎,他想回家,但现实的羁绊让他难以实现。接下来,“事非尽由己,徒念山中石”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感叹事情并非完全能由自己掌控,只能空想山中的石头,寄托自己的思绪。

“强歌不成欢,假□不安席”则通过对比,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即使勉强唱歌,也无法真正感到快乐;在旅途中,即便勉强安睡,也无法真正安心。这种情感的复杂与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梦醒觅娇儿,触手乃船壁”一句,将诗人的思念推向高潮。在梦中寻找孩子,却只能触碰到冰冷的船壁,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加凸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我本窗下人,胡为异方客?”诗人自问,原本只是窗下的普通人,为何却成了远方的客人?这既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身世难尽言,去去自努力。”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世难以言尽,只能继续努力前行。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充满了坚韧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离家外出的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对生活的深情厚意,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三)

记我出门时,梅花绕茅亭。

携儿坐石上,吹笛使酒醒。

山妻持镫来,大字写纵横。

妹女各袖扇,争书压吾肱。

閧閧一宵事,不知难已鸣。

今朝梅树下,小卓当窗棂。

寒日在黄叶,萧萧儿授经。

读书究何用,秖觉伤人情。

不学耕亦得,看我黔阳城。

形式: 古风

溆口晏起

想到莫知其处去,睡成无可奈何来。

底缘水石亦煎煼,起对沙头阿滥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下滩

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

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

岸竹密走阵,沙洲圆转磨。

指梅呼速看,著橘怪相左。

半语落上严,已向滩脚坐。

榜师打懒浆,篙律遵定课。

却见上水船,去速胜于我。

入舟将及旬,历此不计个。

费日捉急流,险快胆欲懦。

滩头心夜归,写觅强伴和。

形式: 古风

观上滩者

纤者尻益高,詹诸钝爬沙。

篙师跌臕熊,又若曝肚蛙。

一上复一上,舟如缘边虾。

游游竞尺寸,终见舌胜牙。

哀哉水不平,民劳致堪嗟。

万一缆中断,倒冲宁救邪。

念昔榜铜水,滩更多于麻。

祼挽冰雪底,髀骭红霞霞。

锥刀利能几,不给半箸奢。

努力潕阳船,腰环犹可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