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寺晚望山门

胜绝瞿硎地,中藏六洞天。

山门云引路,石室月通泉。

鸟径莓苔涩,僧房紫翠连。

曾闻地主说,怅望夕阳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汪泽民的《紫山寺晚望山门》,描绘了紫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幽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句“胜绝瞿硎地”,开篇即以“胜绝”二字定下基调,赞美紫山寺所在之地的绝佳景色。接着,“中藏六洞天”一句,不仅点明了紫山寺的地理位置,更赋予了这个地方神秘而神圣的气息,仿佛隐藏着六个仙境一般的洞天福地。

“山门云引路,石室月通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紫山寺的环境氛围。山门之上,云雾缭绕,仿佛是通往神秘世界的引导;而石室之中,月光透过缝隙,与泉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意境。

“鸟径莓苔涩,僧房紫翠连”则将视角转向更为细微之处。鸟儿在青苔覆盖的小径上穿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僧房则与周围的山色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苍翠欲滴的景象。这一联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寺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曾闻地主说,怅望夕阳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紫山寺及周围景色的深深眷恋之情。通过“曾闻”二字,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的故事或传说,而“怅望夕阳边”则直接抒发了面对美景时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25)

汪泽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卒谥文节

  • 字:叔志
  • 号:堪老真逸
  • 籍贯:宁国宣城
  • 生卒年:1273—1355

相关古诗词

题翠微寺

堂上麻衣坐,阶前锡杖泉。

人依碧霄近,寺与翠微连。

山拥无尘地,云开宿雨天。

明当临绝顶,禅榻借高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其一)

今代皇华使,张纲德业优。

弓刀閒上将,旌节按诸侯。

强禦成擒虎,高才善解牛。

遥怜浙江水,不向宛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其二)

昔献明经策,因知侍御贤。

陈蕃能解榻,文举乃忘年。

花柳春城外,湖山玉节前。

观风应有作,莫惜野人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陈公辅采石山长

矶伏金牛异,峰攒翠黛双。

同游怀绝景,相望只邻邦。

春鲚宜供酒,灵犀莫照江。

此行应最乐,山水在书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